角盔凤冠雉(学名:Pauxi unicornis)外文名Horned Curassow,曾经分为2个亚种,指名亚种和秘鲁亚种。2014年秘鲁亚种被认定为独立物种——秘鲁盔凤冠雉。二者区别,秘鲁盔凤冠雉的体形较小较宽,尾部尖端的白色较暗。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极危(CR)。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普通盔凤冠雉(学名:Pauxi pauxi)外文名Helmeted Curassow,具体习性不详。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秘鲁盔凤冠雉(学名:Pauxi koepckeae)外文名Sira Curassow,曾经是角盔凤冠雉(Pauxi unicornis)的一个亚种,2014年划为独立物种。秘鲁盔凤冠雉兴奋时鸣叫是一段悠长的短语,每4秒重复一次3到4个音符,第一个音符最响亮。 报警声则是爆炸性的双音节k-sop。 繁殖季节大2-3月,主要植物蓬勃生长的最佳时期。列入《世界自然...
巨嘴盔嘴雉学名Mitu tuberosa,外文名Razor-billed Curassow,具体习性不详。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无冠盔嘴雉学名Mitu tomentosa,外文名Crestless Curassow,具体习性不详。保护级别:近危。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白腹盔嘴雉学名Mitu salvini,外文名Salvin’s Curassow,具体习性不详。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阿拉戈斯盔嘴雉(学名:Mitu mitu)外文名Alagoas Curassow,是一只体型相对较大的黑色鸟。阿拉戈斯盔嘴雉在17世纪初被描述,但是直到1951年才被报道,当时它在巴西东北部的阿拉戈斯被重新发现。 这种物种在野生的最后已知的记录来自一个老样本,在1984年被猎人杀死,1987年和1988年有未确认有狩猎报告。因此被认为野外灭绝...
夜冠雉学名Nothocrax urumutum,外文名Nocturnal Curassow,具体习性不详。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褐领营冢雉(学名:Talegalla jobiensis,英文名:Collared Brush-turkey)有2个亚种。褐领营冢雉单独和成对活动。杂食性,在森林地面吃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各种各样的食物。生性害羞和神秘,但可在小树上栖息和短距离飞行,不能长途飞行。褐领营冢雉营巢习性特殊,自己不孵卵,而把卵产在有腐植质的树叶堆中,借自然热力在坟冢...
黑嘴营冢雉(学名:Talegalla fuscirostris)外文名Black-billed Brush-turkey,有4个亚种。黑嘴营冢雉单独和成对活动。杂食性,在森林地面吃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各种各样的食物。生性害羞和神秘,但可在小树上栖息和短距离飞行,不能长途飞行。黑嘴营冢雉的营巢习性特殊,自己不孵卵,而把卵产在有腐植质的树叶堆中,借自然热...
红嘴营冢雉(学名:Talegalla cuvieri)外文名Red-billed Brush-turkey,有2个亚种。红嘴营冢雉单独和成对活动。杂食性,在森林地面吃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各种各样的食物。生性害羞和神秘,但可在小树上栖息和短距离飞行,不能长途飞行。红嘴营冢雉营巢习性特殊,自己不孵卵,而把卵产在有腐植质的树叶堆中,借自然热力在坟冢形...
白头海雕主要栖息在海岸、湖沼和河流附近,以大马哈鱼、鳟鱼等大型鱼类和野鸭、海鸥等水鸟以及生活在水边的小型哺乳动物等为食,飞行能力很强。白头海雕是飞行的能手。它们在滑翔和鼓翼时的飞行速度可达时速56至70公里,若飞行时抓着鱼,其飞行速度仍可达时速48公里。它们并不常迁徙。若领地接近水源就不会迁徙,整年待在那...
彩蝠的数量非常稀少,在茶树林、香蕉林、荔枝园及房屋附近飞行觅食,近年有人在海口和三亚香蕉园的嫩叶中捕捉到该种蝙蝠。以昆虫为食。彩蝠一般栖息于森林以及树叶下。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半岛。 亚种彩蝠广东亚种(学名:Kerivoula picta belissima),Thomas于1906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海南、、广东等地。该物种...
毛翼管鼻蝠为森林性蝙蝠,以甲虫等为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爪哇。在相同的环境中还采集到暗褐彩蝠(<Kerivoula furva>)、大耳菊头蝠和中管鼻蝠等。稀少种类。但近年随着调查的深入,该种的分布范围不断扩大,不同学者分别报道了湖北、湖南、浙江、海南和贵州分布新纪录,使该种在我国的分布区扩大到整个华南地区。因...
罗蕾莱管鼻蝠是小型管鼻蝠。Eger & Lim(2011)利用广西底定的一个标本发表新种后, Tu et al.(2015)在越南王岭自然保护区捕获3只管鼻蝠,根据其体型大小和线粒体 COI基因的差异,描述为越南亚种(<Murina lorelieae ngoclinhensis>)。黎舫等(2017)报道了云南该种管鼻蝠新纪录,应属指名亚种(<M. l. lor...
白腹管鼻蝠社群结构复杂,是典型的群居性夜行动物,常与其他蝙蝠种类共同栖息在同一山洞。有时也栖息在树洞和建筑物中,冬季在山洞和岩缝中集群冬眠。白腹管鼻蝠发出典型的短持续和宽带的回声定位声波,用于在林间空地上捕食昆虫。白腹管鼻蝠通讯叫声也十分复杂,常随着发声背景的改变而变化。白腹管鼻蝠冬眠时进入较大山洞...
中管鼻蝠夜行性。食虫。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栖于中低海拔林地,但适应多种栖息地,在林区、农业区活动。拉丁学名有时拼写为 <Murina huttonii>,中文名也称大管鼻蝠。曾经有学者将 <M. tubinaris>归入本种的亚种,但 <M. tubinaris>应为独立种。2009年9月,对南岭自然保护区翼手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
哈氏管鼻蝠为 Csorba & Bates(2005)利用采集于柬埔寨基里隆国家公园的标本发表的新种,被归入“ <cyclotis>”族群, Wu et al.(2010)报道了在海南尖峰岭发现的中国新纪录。模式标本为薄雾网捕获于有许多非成年阔叶林小河边(Csorba & Bates,2005);江西、广东标本均为竖琴网采集;海南标本采于2008年9月...
艾氏管鼻蝠是数量稀少的树栖蝙蝠。栖息于山区森林或枯叶簇中,单只或集小群生活。以昆虫为食。该种为 Furey et al.(2009)发表的新种,Francis & Eger(2012)将采集了广西和贵州的标本作为中国新纪录种予以报道。传统上将体型较小、体被金色毛发的管鼻蝠种类鉴定为金(小)管鼻蝠(<Murina aurata>)。而艾氏管...
圆耳管鼻蝠是夜行性蝙蝠,以小型昆虫为食。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海拔高度250-1500m的森林和农林地区。在东南亚,主要栖息在热带雨林,沿海地区也较为常见。多栖居于树叶中,如躲藏在豆蔻的死叶或干叶下,也曾被采自小山洞和岩石隐蔽处。与中管鼻蝠(<Murina huttoni>)非常相似,标本相对少。已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