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耳犬吻蝠个体数量不多,单只或二三只一起伏于石缝中。它们的生活力较强,攀爬迅速,且常年居住一处,不与它种蝙蝠混杂在一起。同栖一洞的曾见有少数几只灰伏翼和个别零散的折翼蝠。每年11月至翌年3月为宽耳犬吻蝠冬眠期。宽耳犬吻蝠之间交流或捕食时都是利用其自身发出的超声波,回声定位叫声为调频FM型,主频率约为13.8k...
无尾蹄蝠现在仅存只有几百只的数量,种群数量稀少,对于一个小型动物的种群只有几百只的数量,那这个种群就已经太稀少了,可以说甚至比大熊猫还要珍贵。洞穴型蝙蝠,以小型昆虫为食。2006年3月份,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树义研究员带着几个研究生一同来到了福建省武夷山,做实地的考察和采药。中科院动物所在读博士李钢向记...
三叶蹄蝠的模式产地在西马来西亚。耳郭和尾部形态特殊,非常容易辨认。种群数量极稀少。洞穴型蝙蝠,可与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亚洲长翼蝠(<Miniopterus fuliginosus>)等多种蝙蝠混栖。具冬眠习性。以小型昆虫为食。三叶蹄蝠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季雨林的山洞中,数百只乃至上干只成群,与其他蝠类共...
大长吻针鼹(Zaglossus bartoni)是在新几内亚的一种原针鼹,有4个亚种。它们受到攻击时会卷曲身体来防御。那后背上硬硬的黑毛中,长满了像“钢钉”一样的刺,没有尾巴,行动缓慢,虽然攻击力不强,但防御值还是满点的。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
阿滕伯勒长喙针鼹鼠学名Zaglossus attenboroughi,是以戴维·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命名。喜好挖洞,伤害农作物,对农业有害,故为害兽。但这只是从人类的角度来看,从生物链的角度来看,鼹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毛棕褐色,细密柔软,并具有光泽,有一定利用价值。阿滕伯勒长喙针鼹鼠主要以昆虫为食,也食蚯蚓、蛞蝓...
长吻针鼹(学名:Zaglossus bruijnii)外文名Western Long-beaked Echidna、Long-nosed Spiny Anteater、New Guinea Long-nosed Echidna、Long-beaked Echidna、Long-nosed Echidna,体型几乎比短吻针鼹大一倍,是最大的单孔目成员,无亚种。长吻针鼹虽然不爬树,却是些极为出色的“工兵”。它们能快速掘土,甚至土地很硬也...
澳洲针鼹学名Tachyglossus aculeatus,适应食蚁生活,栖息于多石、多沙和多灌丛的区域,住在岩石缝隙和自掘的洞穴中。黄昏和夜晚出来活动。爪强有力,适于挖掘。平时在地面活动,遇到危险,能很快向地下挖进,紧急时也会卷成1个刺球保护自己。虽有一定视力,但主要靠听觉和嗅觉进行活动。寻食时吻前伸,一边探索一边掀开地面的覆盖...
普氏蹄蝠是体型较大的一种蝙蝠,常栖息于潮湿阴暗的大岩洞内。集结数十只或数百只的大群,同一洞中可见多种其他蝙蝠,但不混群。夜间出洞活动。食昆虫。因本种雄体在繁殖季节形成特别发达的皮叶,易与近似种莱氏蹄蝠(<Hipposideros lylei>)混淆,应引起注意,后者我国仅在云南分布。普氏蹄蝠常数十或数百只集聚于岩...
小蹄蝠体形较小。栖息于潮湿的岩洞或废弃的防空洞中。为较常见种类,通常集结数十或数百只大群,同一洞中可见他种蝙蝠。夜间活动。食虫,以鳞翅目昆虫居多。傍晚或夜里飞行寻找食物。根据品种不同,小蹄蝠以食甲虫、飞蛾等细昆虫为主,捉到猎物后会带返巢内吃。白天,小蹄蝠寻找黑暗、隐蔽的地方头朝下睡觉,翅膀在身体附近...
中蹄蝠为蹄蝠科蹄蝠属的动物。全世界有中蹄蝠5个亚种,但中国分布的中蹄蝠究竟有几个亚种,一直存在争议。中蹄蝠群居于各种岩洞之中,与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鼠耳蝠(<Myotis>)、菊头蝠(<Rhinolophus>)、黑髯墓蝠(<Taphozous melanopogon>)、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
灰小蹄蝠为洞穴型蝙蝠。在广西崇左宁明明江镇峙东村防空洞内发现该种约50只;云南发现于元江古龙洞、双柏矿洞。与其栖息在相同洞穴中的还有小蹄蝠,后者的种群数量更大。由于灰小蹄蝠分布范围狭窄,数量更加稀少,极易受到威胁,需要加强保护。灰小蹄蝠,蹄蝠科哺乳类动物,已列入“动物红色名录”中。...
大马蹄蝠体形甚大,前臂可达近100毫米,耳也大、三角形,毛长而细密,体色变化大,背色烟褐甚至黑褐,腹色灰褐,有些偏紫褐。大马蹄蝠常数十或数百只生活在一起,也有的单只挂于顶壁,常与其他蝙蝠混居,同栖一洞的曾见有普氏蹄蝠、中菊头蝠、皮氏菊头蝠、鲁氏菊蝠、中华鼠耳蝠、毛腿鼠耳蝠、绒鼠耳蝠和折翼蝠等。大马蹄蝠1...
小褐菊头蝠为2005年我国报道新分布纪录, Alice C. Hughes等在云南西双版纳植物园生态监测调查中有捕获记录(见照片),是该种自然分布的最北端。国外主要分布于马来半岛的 Selangor(模式标本产地),以及泰国的中部和南部、老挝、缅甸、越南。该种与马来菊头蝠(<Rhinolophus malayanus>)体型大小、鼻叶形态、颜色...
中华菊头蝠在1997之前曾一直被定为鲁氏菊头蝠的亚种(Rhinolophus rouxii sinicus),中文名称是“鲁氏菊头蝠中国亚种”。由于在染色体、形态方面的研究,表明其与鲁氏菊头蝠有很大的差异,因而在2012年被提升为独立物种。中华菊头蝠可集成上百只的群体,曾见与皮氏菊头蝠、西南鼠耳蝠、大蹄蝠、长翼蝠、中华鼠耳蝠等同栖一...
施氏菊头蝠模式产地为一个被农耕地包围的岩石山洞,距离最近的村庄200m。在相同洞穴还采集到大耳菊头蝠、马氏菊头蝠、中华菊头蝠和鼠耳蝠等。该种为纪念德国 Tbingen大学 Hans-Ulrich Schnitzler教授在菊头蝠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命名的,英文名为 Schnitler’s Horseshoe Bat。...
2007年12月11日上午10点在湖北省兴山县石家坝镇进行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宜昌至巴东段岩洞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在石家坝镇坤檐山坤檐洞离洞口100m处捕获一只雌性蝙蝠———贵州菊头蝠Rhinolophus rex。该种蝙蝠为中国的特有分布种(罗蓉,1993),是在湖北省首次发现。因具有特大的耳郭容易区别于其他菊头蝠,但与施氏菊头蝠(<Rh...
小菊头蝠R. blythi andersen: Least horseshoe bat体形在菊头蝠中较小。栖于低山山洞、坑道或居民点附近的洞穴内。多与其他蝠类共居。数量较少,1-5头成一群,偶见20只大群。季节性地出现同性群。捕食蛾、蚊类。6月中旬产仔。消灭蚊蛾而有益。粪可入药。国内分布于华东、四川和海南;国外见于越南北部。该种分为2个亚种。东南亚...
皮氏菊头蝠(学名:Rhinolophus pearsonii ),是菊头蝠科、菊头蝠属的动物。体型中等,从侧面观连接突先端低圆,与鞍状构造间无凹缺,从前面观鞍状构造前狭后宽但前后部两侧各自平行。皮氏菊头蝠栖息于海拔1200-2000米的山洞中,为群居生活,捕捉昆虫为食。皮氏菊头蝠为群居生活,常十余个至几十个不等共居一山洞,但均分别...
马氏菊头蝠体型较小,为洞穴型蝙蝠,曾见与中华菊头蝠(<Rhinolophus sinicus>)、小菊头蝠(<R. pusillus>)、小蹄蝠(<Hipposideros pomona>)等栖息在同一洞穴。为食虫蝙蝠,有冬眠习性。马氏菊头蝠属于 <philippinesis>-<group>,容易与大耳菊头蝠混淆,因其特殊的杯状叶形态(鞍状叶舌状...
大耳菊头蝠是菊头蝠科、菊头蝠属蝙蝠。生活于山洞中,数量不多,与其他蝙蝠共栖,一般停留在洞边缘或近洞口岩石顶壁上。以夜行性飞行生活的昆虫为食。该种在国内包含3个亚种,分布范围较广。同时容易与华南菊头蝠相混淆,可以根据其鼻叶形态和前臂长进行区别,后者体型(前臂长约40mm)偏小,鼻叶中的鞍状叶高宽基本相等。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