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吻针鼹(学名:Zaglossus bruijnii)外文名Western Long-beaked Echidna、Long-nosed Spiny Anteater、New Guinea Long-nosed Echidna、Long-beaked Echidna、Long-nosed Echidna,体型几乎比短吻针鼹大一倍,是最大的单孔目成员,无亚种。
长吻针鼹虽然不爬树,却是些极为出色的“工兵”。它们能快速掘土,甚至土地很硬也不在乎。用不了十分钟,针鼹就钻入土里藏起身子。但是,在自然条件下针鼹自己并不做窝,而是利用其他动物的住处。即使长吻针鼹想挖土时,那也只是把身体的下部藏起来,上部露在外面也就算了,因为它总是指望有针刺保护自己。另外,长吻针鼹还会蜷成个圆球形,像刺猬一样。长吻针鼹很难使针刺间的毛保持清洁,这一点也与刺猬一样,毛里一般都有寄生虫,因此它们总是不断搔痒。大自然给针鼹后脚的第二趾安上了很长的弯爪,那是用来梳毛搔痒的。
长吻针鼹的视力不好,然而却能敏锐地察觉土壤中轻微的震动。它们主要吃蚂蚁和昆虫,从它们的嘴巴构造上就可以猜得出来:长管状,没有牙齿,舌头长而灵活。可是遇到机会,也不会反对改动一下自己的食谱,不过只能吃那些能通过它那“象鼻子”般的嘴上的小孔的食物。长吻针鼹不同于自己的近亲——鸭嘴兽,它们能长时间不吃不喝,有时甚至长达一个月之久。看来,它们时而处于类似于休眠状态。这很可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它们栖息在维多利亚州和塔斯马尼亚岛上,那里的冬季气温比较寒冷。一般来讲,针鼹与鸭嘴兽不同,几乎总是走来走去,不只是在夜里,在白天,特别是在好天气时也总是走个不停。有时,这种奇异的动物还会用两条后腿跑动呢!
长吻针鼹产卵时,雌兽像毛虫一样把身体弯曲,将泄殖腔对准袋囊,使卵由泄殖腔流出时正好落入袋内,同时由泄殖腔内还流出一些很粘的液体,把卵粘在袋囊的毛上。每次产卵1-2枚,椭圆形,直径15毫米。卵壳摸起来就像粗羊皮纸似的,也很像许多爬行动物的卵壳,具有革质的外壳,内有一个极大的卵黄,没有卵白。
由于它没有固定的住所,卵产下以后就由雌兽随身携带,几周后幼仔孵出,就在袋囊中舔食由乳孔流出的乳汁。小针鼹在育儿袋里一直生活到背上长出针刺为止,一般是6-8周,体长9-10厘米。到了这时,雌针鼹便把幼仔从育儿袋里掏出,藏到很简单的窝里。长到一岁时,小针鼹已性成熟,体重2.5-6千克,背上的针刺长达6厘米。哺乳期大约为7-8周,这时幼仔身上生长出硬刺,使雌兽感到不适,便把它们掏出来,藏在灌丛等比较隐蔽的地方,继续哺育,直到幼仔能够独立生活时为止。
2010年11月19日伦敦动物学会公布的2010年具有独特进化意义的全球濒危(简称EDGE)物种名单长吻针鼹问鼎。东部长嘴针鼹是种难以捕获动物,以产卵这一种方式繁育下一代。它们是地球上最罕见并且在遗传上最为独特哺乳动物之一。问鼎2010年EDGE物种排行榜的三种长嘴针鼹,除东部长嘴针鼹外的另外2种分别是西部长嘴针鼹和艾丁保罗夫的长嘴针鼹。所有三种长嘴针鼹均被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长吻针鼹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数量因栖息地减少及狩猎而下降。虽然狩猎长吻针鼹已被印尼及新几内亚政府所禁止,但传统的狩猎仍然继续。于2006年,保护国际在巴布亚省的福亚山脉发现大量的长吻针鼹。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5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级保护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