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哺乳动物>>单孔目

针鼹

2024-09-05 16:39:57 43
针鼹

中文名:针鼹

别名:刺食蚁兽

纲目:单孔目

科属:针鼹科 单孔目 哺乳纲

体长:40-60厘米

体重:2.3~10千克

寿命:50年

保护级别:濒危

特色:动物,体温在一天中会波动6℃到8℃,是一个奇妙的动物结合体,外观很有迷惑性,不仅长着刺猬的刺,还有着一个像食蚁兽的长鼻子,一个像袋鼠一样的育儿袋。
消化道、排泄道与生殖道均开口于身体后部的泄殖腔内,所以也是一种原始、低等的奇异哺乳动物。
‌针鼹没有乳头,但它们仍然能够哺乳,‌母针鼹的育儿袋里有特有的乳孔,幼仔只能在袋囊中舔食由雌兽腹部的乳孔流出的乳汁。
‌生活习性‌:针鼹是多夜间活动的穴居动物,以白蚁、蚂蚁和其他昆虫为食。它们使用细长且带有粘液的舌头捕捉食物。针鼹的繁殖方式独特,雌性针鼹的腹部有一个育儿袋,卵在育儿袋中孵化,幼仔出生后在育儿袋内依靠母乳生存一段时间‌。
雄性针鼹的生殖器官设计之奇特,简直让人叹为观止。它们的生殖器官前端竟然有4个“头”。这种结构在动物界中堪称罕见,在交配过程中,这4个“头”会轮流上阵,一次只用两个,以确保交配的成功率。而雄性针鼹则通过收缩和膨胀的方式来适应雌性的生殖道,确保精子能够顺利传递,完成生命的延续
‌体温调节‌:作为单孔目的一员,针鼹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温度自动调节体温。在炎热的季节,它们避免在白天活动,而在秋冬季节,随着气温降低,针鼹会进入冬眠状态,此时它们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新陈代谢速度都会大幅下降‌

针鼹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外形特征‌:针鼹的外形与刺猬相似,背部和体侧覆盖着坚硬且能脱落与再生的硬刺,这些硬刺是特化了的毛发,成分为角蛋白。体长一般在40-60厘米之间,尾巴极短,眼睛和耳朵都很小,具有发达的外耳壳。头部灰白色,前部有一个坚硬无毛的喙,呈圆筒状,并且向下弯曲,鼻孔和嘴都位于喙的前端,没有牙齿。爪坚硬而锐利,适合挖掘‌。

针鼹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针鼹仅分布于澳大利亚及新几内亚,由于栖息地破坏、非法捕猎和外来物种入侵,针鼹已被列为濒危物种,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保护‌

针鼹的详细介绍

5ad922dc845b14d130dc58dce441cd34 (1).jpeg

针鼹,即针鼹科(学名:Tachyglossidae),通常被称为刺食蚁兽,与鸭嘴兽同为仍然生存的单孔目动物。此科下共有三属六种生物,其中巨针鼹属已灭绝,其他两属均生活在澳大利亚及新几内亚。

针鼹是恒温动物,体温在一天中会波动6℃8℃,是一个奇妙的动物结合体,外观很有迷惑性,不仅长着刺猬的刺,还有着一个像食蚁兽的长鼻子,一个像袋鼠一样的育儿袋。

为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有24种。背部和体侧覆以硬刺,刺下有毛;腹面无刺而被毛,中央有一少毛区域,雌兽的育儿袋即在此处形成;靠近尾的基部有单一的泄殖腔孔。消化道、排泄道与生殖道均开口于身体后部的泄殖腔内,所以也是一种原始、低等的奇异哺乳动物。

形态特征

针鼹头部灰白色,前部有一个坚硬无毛呈管状的长嘴,口中无牙,只是一个小孔,且向下弯曲;鼻孔和嘴都位于喙的前端;舌长并带粘液,以取食白蚁和蚁类等;四肢坚硬,各趾有强大的钩爪,爪长而锐利,可以用来掘土和挖掘蚁巢。身体的背面布满长短不一、中空坚硬的的针刺,外表像刺猬。体表还被有褐色或黑色的毛,腹面的毛短而柔软,颜色较淡。眼睛和耳朵都很小,但具有发达的外耳壳。没有尾巴。爪坚硬而锐利。

雄兽的后足内侧生有距。但事实上,针鼹与刺猬是迥然不同的动物,在亲缘关系上相距甚远,刺猬是食虫类哺乳动物,针鼹却是鸭嘴兽的近亲,同属于哺乳动物中的单孔类,消化道、排泄道与生殖道均开口于身体后部的泄殖腔内,所以也是一种原始、低等的奇异哺乳动物。

针鼹身上短小而锋利的棘刺是它的护身符,但这些刺并没有牢牢地长在身上。当遇到敌害时,针鼹会蜷缩成球或钻进松散的泥土中迅速消失,针鼹能以惊人速度掘土为穴将自身埋在土中。刺猬身上的刺是骨质刺,呈锥形,牢牢地长在身体上,没有倒钩也不可以脱离身体飞向敌害体内,死后要用钳子才能拔出。针鼹体毛黑色而柔软。

生殖器官非常独特,它们的丁丁平时是隐藏在体内的,没有下降到阴囊的睾丸,而且根本就没有阴囊。这种设计使得针鼹与其他哺乳动物有很大的不同,它们的主食是白蚁和蚂蚁,有时也会挖掘昆虫的卵、蛹来吃。针鼹的这种生殖器官结构,加上它们身上覆盖的奶油色长达5厘米的刺,使得它们能够在保护自己的同时,有效地进行繁殖。针鼹的这种生殖器官特征,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都是适应其生存环境的结果

栖息环境

针鼹以古老的生活方式生存在澳大利亚古老的生态环境中。栖息于内陆沙漠地区的灌丛、草原、疏林和多石的半荒漠地区等地带,白天隐藏在洞穴中。

62960d2841c1a9a709357f1b9ac3ddf0 (1).jpeg

生活习性

行为

针鼹不爬树,却是些极为出色的工兵。它们能快速掘土,甚至土地很硬也不在乎,用不了十分钟,针鼹就钻入土里藏起身子。但是,在自然条件下针鼹自己并不做窝,而是利用其他动物的住处。即使针鼹想挖土时,那也只是把身体的下部藏起来,上部露在外面也就算了,因为它总是指望有针刺保护自己。另外,针鼹还会蜷成个圆球形,像刺猬一样。针鼹很难使针刺间的毛保持清洁,这一点也与刺猬一样,毛里一般都有寄生虫,因此它们总是不断搔痒。大自然给针鼹后脚的第二趾安上了很长的弯爪,那是用来梳毛搔痒的。

针鼹的视力不好,然而却能敏锐地察觉土壤中轻微的震动。它们主要吃蚂蚁和昆虫,从它们的嘴巴构造长管状,没有牙齿,舌头长而灵活。可是遇到机会,也不会反对改动一下自己的食谱,不过只能吃那些能通过它那象鼻子般的嘴上的小孔的食物。针鼹不同于自己的近亲——鸭嘴兽,它们能长时间不吃不喝,有时甚至长达一个月之久。看来,它们时而处于类似于休眠状态。这很可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它们栖息在维多利亚州和塔斯马尼亚岛上,那里的冬季气温比较寒冷。

针鼹也像鸭嘴兽一样擅长游泳,还经常到水边梳理毛发。从优秀的狗刨式泳姿来看,它的祖先可能很适应在水中觅食。 

捕食

针鼹虽然眼睛很小,视力欠佳,但是能敏锐地察觉土壤中轻微的震动。它的嘴巴坚实而呈长管状,上下颌都不生牙齿,舌头长达30厘米以上,灵活而且有倒钩,可以伸出口外很远。平时,针鼹居住在洞穴里,下午和傍晚外出活动,常把坚硬、尖长的嘴插入蚁穴,然后伸出细长而充满黏液的舌头,在蚁穴内取食白蚁和蚂蚁。它除了用舌上黏液黏取食物外,还常用舌上小钩钩捕食物。因为没有牙齿,针鼹的食物仅仅限于那些能够用舌头捉到的动物。然而,它们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在至少八千万年里没有什么改变。

针鼹能够成功的生存是有原因的。它们最主要的捕食对象是蚂蚁,而蚂蚁是所有昆虫中生存最成功的一种,它分布在最广泛的地区。针鼹专心致志地以蚂蚁为食。它那象铲子一样粗壮的腿更适合于挖掘而不是行走,正是它们这种笨掘使得它更能适应环境。针鼹能够非常技巧使用它那长长的、坚硬的舌头摸索着深入蚁巢。

针鼹一天有十八个小时外出找食,有电感应系统,通过鼻子上的成百上千个电感应器官,针鼹能敏锐地探查动物的电信号,用鼻子探测寻找蚁类和蚯蚓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它的口鼻可以发现、感受到十分细微的生物电子信号,寻找埋在土里的各种昆虫敏捷地捕捉食物。针鼹会在蚁巢用餐长达半个小时,吞食几千只白蚁。它不能咀爵,因为它没有咀嚼肌,也没有牙齿,它只能把食物放在舌头的后部压碎。一天中为了觅食,针鼹要来回徘徊十八公里。它主要以白蚁和蚂蚁为食,有时也吃其他昆虫和蠕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

它们就像微型四驱车,操纵着粗短但灵活的小腿跑来跑去,用强壮的四肢和爪子探入原木、蚁穴,然后用又长又黏的舌头捕食猎物。舌头运作效率极高,因而针鼹的学名就是舌头很快(Tachyglossus的意思

防御

针鼹的外貌像刺猬,但这些刺并没有牢牢地长在身上,当它们遇到侵害时,这些有倒钩的刺就会像箭一样飞速射向敌害体内。针鼹身上短小而锋利的棘刺是它的护身符。在御敌时,针鼹还有两个绝招。一个是受到惊吓时,它会像刺猬那样,迅速地把身体蜷缩成球形,使敌人看到的只是一只没头没脑的刺毛团,很难下手。再一个是它的四肢短而有力,有五趾或三趾,趾尖是锐利的钩爪,能快速挖土,然后将身体埋入地下,或者钩住树根,或者落入岩石缝中,使对方无法吃掉它。

针鼹能够同时用四肢挖掘,它把地面上的土刨到身体两边,这样它就可以垂直地往下钻。当针鼹毫无保护的腹部下到地面,它就会用针刺形成一个颇具有效的防护体系,以抵抗任何可能出现的食肉动物的攻击。当遇到敌害时,针鼹会蜷缩成球或钻进松散的泥土中迅速消失,针鼹能以惊人速度掘土为穴将自身埋在土中。针鼹身上的针刺十分锐利,且长有倒钩。一旦遇到敌害,针鼹就会背对敌人,它的针刺能脱离针鼹的身体,刺入来犯者的体内。一段时间以后,脱落处又会长出新的针刺。

分布范围

分布于澳大利亚(澳大利亚首都特区、新南威尔士州、北领地、昆士兰州、南澳大利亚州、塔斯马尼亚州、维多利亚州、西澳大利亚州)、 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63be6b3a2f8245664057654a9505da48.jpg

繁殖方式

每年5月是针鼹的繁殖期。此时,雌兽的腹部会长出一个像袋鼠那样的育儿袋。育儿袋为新月形、布满粗毛的袋囊,为由肌肉的收缩而形成的皮肤褶皱,仅在每年繁殖期间才出现,可以使卵在其中孵化,孵化期约10成为临时的育儿袋,并盖住腹部的乳孔区。此外还具有一个上耻骨,与骨盆相联接,可能是用来支持袋内的卵或幼仔。

针鼹的交配,那可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戏。雄性针鼹的生殖器官设计之奇特,简直让人叹为观止。它们的生殖器官前端竟然有4这种结构在动物界中堪称罕见,在交配过程中,这4会轮流上阵,一次只用两个,以确保交配的成功率。而雄性针鼹则通过收缩和膨胀的方式来适应雌性的生殖道,确保精子能够顺利传递,完成生命的延续

产卵时,雌兽像毛虫一样把身体弯曲,将泄殖腔对准袋囊,使卵由泄殖腔流出时正好落入袋内,同时由泄殖腔内还流出一些很粘的液体,把卵粘在袋囊的毛上。雌兽大多仅产1枚卵,偶尔产2枚。由于它没有固定的住所,卵产下以后就由雌兽随身携带并孵化。针鼹的卵呈白色,里面有一个极大的卵黄,没有卵白,大约长15毫米,直径13毫米,大小与鸭嘴兽的卵差不多。它的卵壳表面很粗糙,如同粗羊皮纸一样,很像许多爬行动物的革质卵壳。

针鼹有一个很奇怪的特性,会把刚刚产下的卵送到腹部育儿袋里,如同袋鼠以及其他有袋类将幼仔装在育儿袋里那样,并把它装在育儿袋里孵化。孵化几周后,幼仔就出壳了。刚出世的幼仔,体长不足12毫米,留在育儿袋中继续生长。刚出生的小针鼹仅重0.4克,刚出生的小针鼹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奶吃。针鼹没有乳头,但它们仍然能够哺乳,母针鼹的育儿袋里有特有的乳孔,幼仔只能在袋囊中舔食由雌兽腹部的乳孔流出的乳汁。小针鼹刺激育儿袋内的皮肤时,奶汁就会从特殊的细孔中分泌出来其乳汁十分浓稠,并随着小针鼹的长大而越来越浓稠。

小针鼹睡在育儿袋里,抬起头舔奶喝。经过78个星期后,幼仔的背部长出了针刺,雌兽便把它们掏出来,藏在灌丛等比较隐蔽的地方,继续哺育,随后雌兽的临时育儿袋也就自然消失了

这种特殊的喂奶方式与鸭嘴兽相似,鸭嘴兽也没有乳房和乳头,但它们有腹部两侧长有的很小的乳孔,用于分泌乳汁。当幼兽趴在鸭嘴兽妈妈的肚子上时,只需要轻轻一舔就能喝到乳孔里分泌出来的乳汁,而不需要大力吮吸。

这种独特的哺乳方式展示了动物适应环境的多样性,尽管没有传统的乳房和乳头,但通过进化出的特殊生理结构,针鼹和鸭嘴兽仍然能够有效地哺育后代。

针鼹的幼仔刚从卵里孵出时,长不过12毫米。它们舔吃母兽毛上从乳腺流出的很浓的浅黄色乳汁。小针鼹在育儿袋里一直生活到背上长出针刺为止,一般是6-8周,体长9-10厘米。到了这时,雌针鼹便把幼仔从育儿袋里掏出,藏在灌丛等比较隐蔽的地方,继续哺育。五十天之后,当小针鼹长好了脊梁骨,雌针鼹就把幼仔推到体外。五个星期之后,小针鼹便能够独立生活了。长到一岁时,小针鼹已性成熟,体重2.5-6千克,背上的针刺长达6厘米。

种群现状

该属物种分布范围狭窄、有限,被认为有一个适度数量减少的趋势,下降的原因是因为栖息地丧失、降水量减少、旅游影响、道路发展,致使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已被列为生存易危和极危的物种。

针鼹被分为三属,分别为针鼹属、原针鼹属及巨针鼹属。针鼹属中仅有现存的一个种;原针鼹属中五个种现存只剩三个;巨针鼹属的两个种都已灭绝。

针鼹属

短吻针鼹(学名:Tachyglossus aculeatus):

又称刺食蚁兽,身上即有毛又有棘刺,喙长,以白蚁等为食,擅长挖掘。针鼹虽为卵生的单孔类,却也有育儿袋,卵直接产到育儿袋中孵化,而孵化后幼兽继续在袋中生活一段时间。

短吻针鼹是现存分布最广泛,最常见的单孔目,遍布澳洲大陆,塔斯马尼亚岛以及新几内亚岛的中部和南部。塔斯马尼亚岛的短吻针鼹身上毛较多,曾经被当作是独立的种。

原针鼹属

阿滕伯勒长喙针鼹鼠(Zaglossus attenboroughi):

是原针鼹属中体型最小的成员,与澳洲针鼹接近。它的前后肢均有五趾,有浓密的短毛。

由于人类发展影响了森林栖息地,故有指它们已是濒危或在当地消失。但是,由于巴布亚省的生物研究并不完整,故有可能它们仍然活在当地的山区。于2007年有指发现阿滕伯勒长喙针鼹鼠的巢及踪迹,当地人民亦指曾于2005年见过它们。

长吻针鼹(Zaglossus bruijni):

体重达到16.5千克,吻长及可以向下,其刺混杂在长毛之间。体型几乎比短吻针鼹大一倍,是最大的单孔目成员,喙长而弯,身上的刺短而稀疏,毛发则比较多。前后肢均具3爪,爪坚硬锐利,适合挖掘。

生活在高原的森林。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数量因栖息地减少及狩猎而下降。虽然狩猎长吻针鼹已被印尼及新几内亚政府所禁止,但传统的狩猎仍然继续。于2006年,保护国际在巴布亚省的福亚山脉发现大量的长吻针鼹。

大长吻针鼹(Zaglossus bartoni):

4个不同的亚种。每一个亚种都在地理上分隔开,它们之间主要在体型上有分别。前肢有五趾,后肢则有四趾,趾上均有爪。它重5-10公斤,体长60-100厘米,是单孔目中体型最大的。它有浓密的黑毛,没有尾巴及行动缓慢。它们受到攻击时会卷曲身体来防御。

主要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海拔2000-3000米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