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氏鲟是鲟的一种。我国特有的珍贵大型鱼类之一,外部形态与中华鲟相似。长江中生活的的三种鲟鱼之一 (达氏鲟、白鲟、中华鲟)。
达氏鲟是一种古老的鱼类,作为软骨硬鳞亚纲的成员,它的许多构造在辐鳍鱼中都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铲状的吻部遍布着洛伦兹壶腹,让它们得以在浑浊的江水中以电信号感应周遭的动态,而在它们上翘的歪尾中,尾椎一路深入尾鳍上叶,其外包裹的皮肤上则覆盖着一层原始而特化的硬鳞。在达氏鲟长梭形的身体内部,有一个被称为“螺旋瓣”的特殊构造承担着帮助肠道消化食物的功能,而在硝化系统之上是一根包裹着脊索的白色软骨,它即无高等辐鳍鱼类那样完全的骨化,也无软骨鱼类那样的磷酸钙质沉淀,仿佛一根筋络贯穿鱼体,在所有现代的有颌鱼类中,这几乎是最简单、最原始的脊椎结构。
达氏鲟曾经是长江上游干流和主要支流的渔业捕捞对象之一,20世纪70年代初,达氏鲟曾经占合江渔业总产量的4-10%(四川省长江水产资源调查组,1988)。此后,达氏鲟的资源量急剧下降,据统计,1982年达氏鲟实行禁捕后,截至2000年,在长江上游,达氏鲟仍有一定的误捕量,但葛洲坝下游自1994年以后再没有发现过达氏鲟。
于2002年春季、2006年春季和冬季在四川宜宾地区江段组织进行了三次科研捕捞调查,仅于2002年5月7日在屏山福延镇江段收集到误捕的1尾体重约600克的达氏鲟(全长55厘米,体长43厘米)。
达氏鲟资源枯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能是幼鱼资源的破坏和过度捕捞所致,但长江上游的环境污染和航道整治、挖沙活动,也是不可低估的致危原因。由于过度捕捞以及长江水域污染的原因,使得达氏鲟野生资源破坏极为严重,再加上长江葛洲坝、三峡大坝水电工程的修建,阻隔了达氏鲟洄游产卵的通道,对达氏鲟的生存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造成达氏鲟自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长江流域已很少捕到其个体。
早在1972年,中国农业部下达了“长江水产资源调查”和“长江鲟鱼专项调查”两个科研项目,撰写有“长江鲟鱼类生物学及人工繁殖研究”一书,对长江中的中华鲟、达氏鲟和长江白鲟的形态学、生物学、生态学以及资源状况做了系统的描述。
1976年,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开展了达氏鲟的人工繁殖,当年成功地催产了江中捕捞的成熟长江鲟,获得1300余尾鱼苗。随后,开展了达氏鲟池塘驯化繁殖研究,于1976-1980年完成了从受精卵到成鱼再产卵的全人工繁殖驯化过程(四川省长江水产资源调查组,1988)。
2003年,四川省宜宾珍稀动物研究所(民营)再次进行了达氏鲟人工繁殖试验,获得受精卵12万多颗,出苗约2万尾。2007年4月在宜宾向长江放流平均全长75厘米、体重2.1千克的达氏鲟2000尾。放流前,对其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和生物学测量,并对其中500尾进行了多重标记。
2000年,在长江上游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长江上游地区开始实行2月至4月三个月的季节性捕鱼禁令。2005年扩大了该保护区的面积,以减轻水力发电项目与维持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冲突。
2022年4月4日凌晨,四川宜宾江安长江巡护队巡护过程中,在滨江路淯江河与长江的汇合口处,救助了一尾体重超过10公斤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氏鲟。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1998年)——Ⅰ级。
北京时间2022年7月2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名录显示,达氏鲟野外灭绝。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