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鲟是体形最大的淡水鱼类之一,因体色较浅而得名。又名琴鱼、朝剑鱼,古名鲔。它和中华鲟一样,距今已存在一亿五千万年,是中生代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古代鱼类之一。
在淡水中出生,幼年时洄游到海里,然后回到淡水中产卵的鱼被称为溯河洄游鱼。这种鱼中最大的是白鲟,它们平均长2.3米,重65~130千克。鲟鱼有钻石形状、像珐琅一样的鳞片。由于白鲟体型十分庞大,可以直接吞食很多大型淡水鱼。据著名动物学家秉志教授的记载,在数十年前,曾有人在南京曾捕获到一尾体长达 7.5米长,体重达908千克的白鲟个体。,四川渔民也有“千斤腊子(中华鲟)万斤象(白鲟)”的说法。因此,成年的白鲟在长江当中几乎是无敌的存在,位于食物链顶端,也有“中国淡水鱼之王”的称号。
白鲟这一劫后余生的孑遗动物,在科学研究上显得极为珍贵,加之现存的种群数量极少。为此,中国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于1983年和1987年两次发布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将其列为一类重点保护的珍贵稀有动物。属于中国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当年科学研究部门正着手人工繁殖研究,但没能进行大量人工养殖,曾严格禁止捕杀亲、幼鱼,大力提倡幼鲟还江,以保护和拯救此珍稀濒危物种。
在2003年,在宜宾被误捕到的白鲟,它个头高大,长达3米,重160公斤。那么多年过去了,白鲟再也没有出现在人类的视野里。由于环境变化,已没有白鲟生存的自然条件。这就使得我们对它的了解其实极为有限,甚至对它的平均寿命都不是很了解,只能大概推算。连一些研究团队当中的年轻研究人员都没有在野外目击过它。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2019年12月23日,长江白鲟(白鲟属仅含1种)被正式宣布灭绝。
2022年7月21日晚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发布全球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白鲟灭绝。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