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腹鲟拉丁学名Acipenser nudiventris,外文名Barbel Sturgeon、Ship Sturgeon,无亚种。
裸腹鲟为溯河性、肉食性鱼类。裸腹鲟分为游性种群和定栖性种群,定栖性种群常年生活在淡水中。库拉河裸腹鲟每年有2次洄游:在4-5月,当水温升至6.2-13℃时,春季洄游种群开始溯河;在10-11月,当水温在12-17.9℃ 时,秋季游型开始溯河,溯河洄游距河口约600千米。乌拉尔河仅有春季洄游型:在4-5月,当水温升至3.2-4.5℃时开始溯河,洄游距离多在500-800千米,然而有些个体的产卵场在距河口100余千米处。在多瑙河,裸腹鲟以浮游动物幼体为食,其他食物有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甲壳类等;在里海,裸腹鲟早期以鱼类为食,由于蟹的移入,蟹约占其食物量的7%。
裸腹鲟性成熟较晚,雄鱼较雌鱼成熟早。如中国库拉河的裸腹鲟,雄鱼6-9龄性成熟,而雌鱼则12-14龄性成熟。产卵场在俄罗斯咸海水域的锡尔河、阿姆河。产卵群体年龄7-30龄,主要为20-21龄。3-5月在石砾底质上产卵。产卵水温10-15℃,有时产卵温度也随地区而有所不同。如咸海和伊犁河为10-24℃。产卵量在20-129万之间。卵径1.5-3.0毫米。孵化期在水温19.5℃约需5昼夜。
2020年7月17日,由新疆伊河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伊犁河流域开发建设管理局组建的联合科研团队对外发布消息,该团队攻克裸腹鲟的人工繁殖技术,首次实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裸腹鲟的人工繁殖。2020年7月23日,在中国新疆巩留县的伊河鲟鱼养殖基地中的人工繁殖的野生裸腹鲟鱼苗已经长到6公分左右,数量达到6000余尾。科研团队从2020年5月份开始,对首批13条野生裸腹鲟进行人工受精,获得裸腹鲟鱼苗25200尾。经过50天的精心培育,有6000余尾成功存活,发育状态良好。
野生鱼子酱和鱼肉的非法贸易带来了非法捕捞,水坝阻断了裸腹鲟的迁移路线,不可持续的沙石开采破坏了它们的产卵场,以及栖息地丧失。裸腹鲟多瑙河种群的灭绝表明实施“泛欧鲟鱼行动计划”十分紧迫。如果欧洲各国政府和欧盟再不采取行动,恢复河流的连通性,保护并恢复关键河流的鲟鱼栖息地,更多的鲟鱼将面临灭绝。
2022年7月21日,裸腹鲟多瑙河种群(A. nudiventris Aral Sea subpopulation)灭绝。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9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列入中国2021年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仅限野外种群)。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