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鱼类>>淡水鱼

史氏鲟

2022-11-16 13:41:37 349

史氏鲟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史氏鲟体呈长纺锤形,腹扁平,体被五行骨板,背部一行,体侧和腹侧各2行,膏板的行间常有微小骨颗粒,幼鱼体上骨板有向后的棘状突起。四位于头的腹面,呈管状伸缩,唇有皱褶,形似花瓣,腮膜不相连结,口的前方有须2对,横生并列在一条直线上。吻的形状有很大变异,有的呈锐三角形,有的象矛头,吻的腹面,须的前方有若干疣状突起,由此得地方名为七粒浮鱼。
尾为歪型尾,上叶发达,尾鳍的背面上分布棘状硬鳞一一棘鳞。背部为黑褐色或灰棕色,人工养殖的个体呈黑色较多,腹部银白色。史氏鲟似西伯利亚鲟,区别在于史氏鲟有普通非扇形的鳃耙。史氏鲟背骨板11-17枚,侧骨板32-47枚,腹骨板7-14枚,背鳍条38-55,臀鳍条21-30,鳃耙35-38。幼体及全长在160厘米,体重25千克以下的个体均存在腹骨板。成体除极个别外,多不存在腹骨板。头长为全长的17.3%-26.8%,尾柄长为全长的3.1%-8.9%,吻长为头长的32.5%-52.2%。
史氏鲟体长可达290厘米,最重可达160千克。1989年在黑龙江史氏鲟捕捞群体中,9-18龄鱼占群体数77.7%,体长100-180厘米鱼占群体数的87.1%,体重5-25千克的鱼占群体数的81.2%。史氏鲟1-3日龄鱼全长多在1.0-1.6厘米之间,4-6日龄鱼全长多在1.6-2.2厘米之间,7-9日龄鱼全长多在2.2-2.8厘米之间,人工饲养的史氏鲟6个月最大个体重达782克,平均重507克。11月龄的史氏鲟幼鱼最大个体重1053克,均重606克,最大体长达69.9厘米,均长56.7厘米。

史氏鲟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分布于中国和俄罗斯联邦。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地均有分布。
史氏鲟性温驯,喜在砂砾底质的江段中索饵,在水体底层游动。史氏鲟冬季游集在深水区越冬,越冬期亦甚活动。史氏鲟成体很少进入浅水区,幼鱼在春季流流解冻后进入浅水水域索饵。

史氏鲟的详细介绍

史氏鲟拉丁学名Acipenser schrencki,外文名Amur Sturgeon,具有个体大、寿命长、幼鱼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集观赏、美食于一体。

b7538fd33b6e893b9a3410dbeb7eee7d.jpeg

史氏鲟系动物食性鱼类,其消化系统中,既有硬骨鱼类的幽门盲囊,又有软骨鱼类的瓣肠因此有很高的水化吸收功能,成鱼以水生昆虫及水生昆虫幼体、软体动物、底栖甲壳类、八目鳗幼体等为食,有时摄食小鱼。幼鱼的食物主要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及水生昆虫幼体为主。解剖时,也发观胃中有时也有水生植物碎屑,因此,史氏鲟在动物性食物较少时偶食水生植物。

史氏鲟摄食动作较缓慢,主要依靠触.嗅觉捕食。成鱼摄食能力较强,亲鱼繁殖期间停止摄食。史氏鲟的开口摄食水温4℃,超过13℃摄食能力增强,摄食最佳水温为18-22℃。经人工驯化的史氏鲟可食人工配合饲料,饲科的蛋白含量在37%-52%之间。

黑龙江水域史氏鲟性成熟晚,雌体第一次性成熟年龄为9-13龄,雄体6-7龄。超鱼生殖周期长,一般在2-4年之间。长度108-116厘米,重6-8千克的鱼性成熟年龄10-14龄。

黑龙江史氏鲟繁殖群体分春季洄游型和秋季洄游型两种,春季5-6月黑龙江的繁殖群体游往产卵场当年进行繁殖,秋季洄游型每年8-9月游往产卵场,在产卵场附近活动,等到翌年春季进行产卵繁殖。适宜繁殖水温17-20℃。史氏鲟在水流稳,水深2-3米的沙砾底质江段中产沉黏性卵,雌雄鱼的性比约1:1.67。雌性史氏鲟怀卵量一般为3万-160万粒,最高可达280万粒,卵径为2.5-3.5毫米,1克重的成熟卵粒平均为44粒.成熟卵粒呈椭圆形,显灰绿色或黑绿色,有光泽和弹性。史氏鲟怀卵重占体重的10%-42%,平均约为25%。

史氏鲟自然状态下繁殖受精率较低,受精后的鲟鱼卵在17-21℃的水温下积温达到1800-1980度小时仔鱼孵化出膜,刚孵出的仔鱼由于带有较大的卵囊,不能平衡游动,在水中作间歇性的重直游动。早在1987年,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在史氏鲟的人工繁殖方面获得成功,并在相继的几年里在史氏鲟的苗种培育及人工养殖方面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较全面的技术经验,并且把史氏鲟的人工养殖推广到全国许多地方。

在黑龙江布域的史氏鲟有褐色和灰色2种类型。褐色种类比灰色种类生长慢,12龄的雌性个体长96-117厘米,尾重3.5-5.6千克,主要生长于黑龙江的中下游,资源量和产量都较低;灰色种类的12龄雌性个体长125-142厘米,尾重8.3-16.4千克,多栖息于流口半咸水水域,以底栖生物为食。灰色种类的产卵群体,越冬期80%的个体性腺处于IV期,秋季开始产卵洄游。部分未达性成熟的个体也自流口向黑龙江流道洄游,待成熟产卵后再降河至河口地区。

由于过度捕捞,其资源已急剧减少。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极危(CR)。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仅限野外种群)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