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口铜鱼拉丁学名Coreius guichenoti,是鲤科、铜鱼属鱼类。
圆口铜鱼为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常见个体以0.5~1千克为多,最大可达3.5~4千克。圆口铜鱼的人工驯养已经在中科院水生生物所获得成功,四川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进行人工养殖。
圆口铜鱼为下层鱼类,栖息于水流湍急的江河,常在多岩礁的深潭中活动。食性杂,以水生昆虫、软体动物、植物碎片、鱼卵、鱼苗等为食。其摄食活动与水温有密切关系,春、秋季摄食强烈,冬季减弱,昼夜均摄食,但白昼摄食率低于夜间。
圆口铜鱼2-3龄性成熟,产卵场在长江上游重庆、四川屏山,并上至金沙江云南朵美一带。生殖季节一般在4月下旬至7月上句,以5~6月初较为集中。怀卵量1.3~4.03万粒,在具有卵石河底的急流滩处产漂流性卵,产出的卵迅速吸水膨胀并在顺水漂流过程中发育孵化。卵膜径一般为5.1~7.8毫米,卵周隙较家鱼大,卵膜较厚。水温在22~24℃时,受精卵经50~55显示即可孵出。
由于产卵场的破坏,圆口铜鱼缺乏补充群体,圆口铜鱼资源越捕越少,已成为偶获种,而圆口铜鱼由于其自身生物学特性,驯养难度大,研究仍停留于驯养和人工繁殖技术方面,保护压力十分巨大。由于圆口铜鱼资源有限,许多基础研究无法开展。如圆口铜鱼的性腺发育及调控技术、圆口铜鱼主要疾病小瓜虫病的入侵机理及防治方法等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虽然突破了圆口铜鱼的人工繁殖技术,但其苗种成活率极低。只有将人工繁殖鱼苗培育成亲鱼、实现全人工繁殖后,才能实现圆口铜鱼的物种保护。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仅限野外种群)。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