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鱼类>>淡水鱼

张氏鲈鲤

2022-11-18 15:08:13 257
张氏鲈鲤

中文名:张氏鲈鲤

别名:

纲目:淡水鱼

科属:鲤形目 鲤科 鲈鲤属

体长:15-20厘米

体重:0.5-1kg

寿命:5-10年

保护级别:二级

特色:鳃耙短小而尖,排列稀疏

张氏鲈鲤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头后背部稍隆起,背腹缘稍呈弧形。头长,吻稍宽扁,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吻皮止于上唇基部,与上唇分离,在前眶骨前缘无明显缺刻。唇较肥厚,包在颌外表,上唇两侧扩大;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较深,前伸至颏部中断。口亚上位,成一斜裂,下颌稍突出,上颌末端伸达眼前缘的下方,上下颌内侧有细密的角质颗粒。须2对,发达,口角须稍长于吻须,后伸超过眼后缘。鼻孔在眼的前上角,近眼前缘。眼侧上位,眶间平坦,眼间距较宽。鳃孔较大,鳃盖膜于眼后缘与前鳃盖骨后缘之间的下方与峡部相连,间隙甚狭小,峡部裂沟较深,前伸达两上颌末端连线的中点。鳞较小,胸腹部及背部鳞片更小,埋于皮下,无裸 露区。侧线完全,人后和缓下弯至腹鳍基上方后平直地伸入尾鳍基中央。背鳍基具鳞鞘,腹鳍基具腋鳞。背鳍外缘平截微凹,末根不分枝鳍条基部较粗,后缘具锯齿,末端柔软分节;背鳍起点距尾鳍基小于或等于距眼后缘。胸鳍末端稍圆,远不达腹鳍起点。腹鳍起点在背鳍起点之前下方,其末端至臀鳍起点的距离小于吻长。臀鳍后伸不达尾鳍基。尾鳍叉形,最长鳍条接近中央最短鳍条的2倍。肛门紧靠臀鳍起点。
鳃耙短小而尖,排列稀疏。下咽齿稍侧扁,末端尖而弯曲。浸制标本背侧灰褐色,腹部灰白色,体侧有零散不规则黑褐色斑点,不成条纹。头背及头侧斑点较大,色较深。背鳍及尾鳍微黑,其它各鳍灰白。背鳍iv-8;臀鳍iii-5;胸鳍i-16—17;腹鳍ii-8—9。侧线鳞,背鳍前鳞32—35,围尾柄鳞16—19。第一鳃弓外鳃耙10。下咽齿3行,2·3·5—5·3·2。 体长为体高的3.9—4.3倍,为头长的3.4—3.6倍,为尾柄长的5.9—6.2倍,为尾柄高的9.2—9.9倍。头长为吻长的3.2—3.4倍,为眼径的5.9—6.5倍,为眼间距的3.2—3.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5—1.7倍。

张氏鲈鲤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分布于中国澜沧江、怒江水系。

张氏鲈鲤的详细介绍

张氏鲈鲤拉丁学名Percocypris tchangi,种加词取自中国著名鱼类学家张春霖的姓氏。

000240pw1v4ps4561v5b11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鲈鲤属物种分类之前存在较大争议,本种曾被视为后背鲈鲤(Percocypris pingi retrodorslis)的同物异名。2013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杨君兴、王茉、陈小勇结合分子系统学和形态学分析结果,重新修订了鲈鲤属的分类体系,将张氏鲈鲤与后背鲈鲤视为有效的独立物种。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