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鱼类>>淡水鱼

红唇薄鳅

2022-11-20 15:40:59 287
红唇薄鳅

中文名:红唇薄鳅

别名:红针

纲目:淡水鱼

科属:鲤形目 鳅科 薄鳅属

体长:7-16厘米

体重:10-60g

寿命:3-6年

保护级别:二级

特色:因淡红色的鱼嘴而得名

红唇薄鳅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背鳍iv-8;胸鳍i-13;腹鳍i-8;臀鳍i-5。第一鳃弓内侧鳃耙10。脊椎骨数4+35~37+1。鳔2室。前室发达,呈梨形,被包于骨鳔囊内;后室短小,呈泡状。仅为前室长的l/2。胃呈“U”字形。肠管粗短,弯曲成1个环。腹腔膜白色。标准长为体高的3.8~4.4倍,为头长的3.8~4.1倍,为尾柄长的5.8~6.9倍,为尾柄高的7.7~8.1倍。头长为吻长的2.1~ 2.2倍,为眼径的13. 3~21.0倍,为眼间距的4.6~5.7倍,为尾柄长的1.4~1.8倍,为尾柄高的1.9~2.2倍。
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1.3倍。体延长,较高,侧扁,尾柄高而鲥扁。头长,呈锥形。吻较长,前端尖,其长较眼后头长短。口小,下位,口裂呈马蹄形。上颌稍长于下颌,下颌边缘匙形。唇厚,有许多皱褶。颏部中央有l对较发达的纽状突起。具须3对,吻须2对,聚生在吻端;口角须1对,稍粗长,后伸达眼前缘下方。眼小,位于头的前半部。眼下刺粗壮,光滑,末端超过眼后缘。鼻孔离眼前缘较近。鳃孔小,鳃膜在胸鳍基部前方与峡部相连。鳃耙粗短,排列稀疏。背鳍较宽,外缘截形,无硬刺,起点至吻端的距离大于至尾鳍基部距离。胸鳍稍长,末端圆钝,后伸可达胸、腹鳍基部的1/2。
腹鳍短小,外缘截形,起点与背鳍第2-- 3根分枝鳍条相对,末端常超过肛门。臀鳍稍长,无硬刺,外缘稍内凹,末端后伸不达尾鳍基部。尾鳍长,深分叉,上下叶等长,末端尖。肛门位于腹鳍基部后端与臀鳍起点的中点。鳞片细小,腹鳍基部具狭长腋鳞。侧线完全,平直,位于体侧中部。身体基色为棕黄色带褐色,腹部黄白色。背部有6~8个不规则的棕黑色横斑,略呈马鞍形,有时延伸至侧线上方,有时不明显,体侧有不规则的棕黑色大小斑点。头背面具许多不规则棕褐色斑点或连成条纹。背鳍上有2条棕黑色条纹。胸鳍外缘具l条浅棕黑色条纹。腹鳍上有1~2条浅棕黑色条纹。臀鳍上有1条棕黑色带纹。尾鳍上有3~5条不规则的斜行棕黑色短条纹。

红唇薄鳅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过去在中国长江上游干流及支流分布较广泛,栖息在江河底层。

红唇薄鳅的详细介绍

红唇薄鳅,Leptobotia rubrilabris (Dabry de Thiersant, 1872),属鲤形目,鳅科,薄鳅属的一种鱼类,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1650084159938071548_png-cgwapimg_九雷图片转换器.png

红唇薄鳅个体较大,仅次于长薄鳅。有食用价值。种群数量较小,许多水系和江段都难捕到。50年代岷江中,下游渔获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现已稀少。

除了“红唇”特征,红唇薄鳅的体色变化较大,有的呈现鲜红色,体侧有不规则的棕黑色大小斑点,或仅背部具斑纹,或全身无斑纹而呈褐色。

红唇薄鳅的头肾极小,属淋巴器官。泌尿系统由中肾、输尿管和膀胱组成。中肾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有聚集现象且在中肾中段分布最多,肾小球大小(64.00±5.10)μm,属于典型淡水真骨鱼类的中肾单位。肾小管可分为颈段、第一近端小管、第二近端小管、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第一、二近端小管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细胞游离面具丰富的刷状缘。远端小管与集合管管腔游离面无刷状缘。输尿管上皮为假复层上皮,粘膜下层甚薄或缺失,肌层由环肌和纵肌组成,两者界限不清。膀胱为输尿管膀胱,粘膜上皮为变移上皮,上皮中有分泌细胞分布。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仅限野外种群)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