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古脊椎所徐光辉研究员及其研究生马昕莹和任艺在美国《PeerJ》杂志上发表了云南贵···
草原鼬族Lyncodontini是现在仅仅分布在南美的小型鼬科动物,但是在第四纪时期,草原鼬···
鲱形超目(Clupeomorpha)鱼类分为鲱目(Clupeoformes)(如沙丁鱼和长江刀鱼等)和已灭···
据《古脊椎动物学报》最新报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团队在···
鸟类演化的成功与其独有的生殖孵育系统密不可分。3月21日,周忠和、邹晶梅、巴约勒团队···
2019年《自然》(Nature)以封面文章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
7月11日,《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在线发表了古脊椎所邹晶梅,董丽萍,周忠···
人类的脑,无论是绝对容量还是相对容量,都比其它灵长类更大,沟回结构也更复杂。传统···
在中新世-上新世的大型熊类中,最出名的是印度熊Indarctos和郊熊Agriotherium。二者个···
在解释和复原不完整或者形态奇异的两侧对称动物化石时,有时会将其背腹甚至前后轴向弄···
鳞龙形类的系统发育学研究显示侏罗纪是有鳞类演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有鳞类···
英国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海冰、王元青,美国自···
2019年12月5日,《科学》(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
恐龙的后代-鸟类,是如何躲过六千五百万年前的大灭绝事件的,一直是科学家亟欲待答的···
近日,自然杂志子刊《自然—生态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发表了由···
作为陆地上体型最大的哺乳动物,大象的形象早就深入人心:巨大的体型,长长的鼻子和牙···
恐象是象形长鼻目中已经绝种的一类,体型又高又壮,雄性肩高接近五米,体长八米,体重···
鲨鱼可以说是当今海洋生物中的顶级霸主了,无论是速度、咬合力、撕咬能力还是攻击策略···
1973年,甘肃省合水县农民挖掘沙土时,发现一段洁白的象牙。经过发掘组35天的发掘,化···
剑齿虎曾广泛分布于新、旧大陆的新近纪及第四纪时期,它们是食肉动物中一个延续时间很···
主龙类有时又被称为初龙类,原义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leading reptiles or ru···
最近辽宁省凌源市四合当镇附近发现有一处新的鸟类化石产地,最初报道认为这一地点产出···
2月1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周忠和、邹晶梅,与南京地质古生物···
2017年2月16日,《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团队在早期脊椎动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3月8···
青藏高原幅员辽阔,地势高峻,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形成由印度-亚洲板块碰撞(···
5月2日,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加拿大等地多家研究机构的古生物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
长期以来,嵌齿象类(gomphotheres)被认为是长鼻类演化的中心环节,它被认为是生存至···
8月30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员与来自英国和美国多家研究机···
猫科动物是食肉类中最为特化的一类,其典型特征是:可伸缩的爪、短钝的吻部、发达的犬···
《自然》(Nature)子刊《自然—生态学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9月···
鸭嘴龙类是一类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大型陆生植食性鸟臀目恐龙,其化石分布广泛,除大洋···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人员与中美数家研究机构,于11月13日在英国《···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汪筱林研究员领导的新疆哈密科考···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团队卢静等人联合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密歇根大···
罗平动物群是我国云南罗平地区中三叠世早期地层中保存的生物化石群,类似化石组合也见···
2月27日出版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报道了发现于浙江省缙云县壶镇的新种···
库班猪(kubanochoeres)是曾经生活在旧大陆的一类体型巨大、具丘型齿的猪,主要分布于···
围场皇家螈(Regalerpeton weichangensis)是一类产自河北围场早白垩世的有尾两栖类。近···
中国的新近纪陆相地层出露广泛,如甘肃的临夏盆地发育从渐新世至更新世的连续地层,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