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爬行动物>>龟鳖目

潘氏闭壳龟

2022-11-12 08:14:14 301
潘氏闭壳龟

中文名:潘氏闭壳龟

别名:潘氏箱龟

纲目:龟鳖目

科属:龟科 闭壳龟属

体长:13-15厘米

体重:300-700g

寿命:50-80年

保护级别:二级

特色:15℃左右出现停食或少食,10℃以下进入冬眠状态

潘氏闭壳龟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体较小,背甲长115-120毫米,宽81-86毫米,壳高37-40毫米。
头较狭长,头长32-33毫米,宽18毫米,高16毫米,头背皮肤光滑。吻长,突出于上颚,上颚微钩曲;鼻孔开口于吻端。眶大,眶径8-8.5毫米×7.5毫米,约与吻长相等,鼓膜明显。
背甲较低平,长卵形,前后缘圆。有脊棱,但无侧棱;颈盾狭长,呈长条形或倒钟形;椎盾5枚,均宽大于长,第一枚椎盾五边形,前缘中央突出,余皆为六边形。肋盾4对,缘盾12对,均有同心纹。第三至第七,第九、十枚缘盾外缘略微上翻。腹甲卵圆形,前缘圆,后缘凹缺。喉盾缝是肱盾缝的1.5倍,腹部各盾缝的长度依次为胸盾缝≥腹盾缝>肛盾缝>喉盾缝>肱盾缝(股盾缝)>股盾缝(肱盾缝)。肛盾2枚。
前肢前缘覆以横向扩大的鳞片。腹面踵部被一横列的大鳞。前肢5爪,后肢4爪,指、趾间满蹼。尾短,圆锥形,背面被粒鳞或有少数大鳞。腹面正中有一纵沟,鳞片成对。
生活时头背黄橄榄色,头侧暗灰色,眼后有3条褐纹,1条自口角水平向后,第二条自眼后由鼓膜下方向后,第三条从眼后经鼓膜上方向后达颈部。鼓膜淡灰色,下喙及喉为灰黄色。背甲淡褐色,腹甲及缘盾腹面黄色,腹部各盾片相接处伴有黑色宽纹。颈背、四肢及尾背灰棕色,腹面色淡。身体其余柔软部分为黄色。爪褐色,尖端黄色。

潘氏闭壳龟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潘氏闭壳龟为中国特有种,分布于陕西平利、四川广元县、云南南部、河南信阳。

潘氏闭壳龟的详细介绍

潘氏闭壳龟外文名Pan's box turtle,无亚种。

40b0ab161ba95eefbe490c09bce2f53e.jpeg

潘氏闭壳龟是中国闭壳龟属中分布最北的种,于1981年在陕西省平利县徐家坝海拔420米的稻田旁水沟中被首次发现。为纪念陕西动物研究所前所长潘忠国教授,1984年宋鸣涛将其命名为潘氏闭壳龟。

美国C.H. Ernst和W.P. McCord(1987)依据动物商说在云南南部金平县与Ta Lau山(23°30′N,102°25′E)采集的标本发表克卡安闭壳龟(Cuora chriskarannarum)。赵尔宓(1989)指出后者应是潘氏闭壳龟的同物异名。因此,潘氏闭壳龟在中国的分布仅知有陕西平利和云南南部的一个可疑记录,而且呈不连续分布,两地相距达纬度10°。此龟数量稀少,虽然以后也曾听说有个别标本被采到,但并无确切产地的正式报道,因而其分布范围的记载也未见扩大。潘氏闭壳龟与闭壳属其他种的分布关系是一个谜,潘氏闭壳龟本身分布间断如此之大更是一个谜。二者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2000年,李东等在四川广元县先后发现3只。2009年前后在河南省信阳发现野生潘氏闭壳龟6只。

潘氏闭壳龟为水栖龟类,生活丁丘陵区的山溪、岩石缝中和水流平缓、水质清澈的河边。为肉食性龟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以昆虫、小鱼、小虾、蚯蚓、畜禽内脏等为食。温度在20℃时可正常进食,最适宜22-30℃,15℃左右出现停食或少食,10℃以下进入冬眠状态。11月至翌年4月上旬为冬眠期,中国南方地区的冬眠较短,一般为12月至翌年2月。

每年7-8月为潘氏闭壳龟的产卵期,卵椭圆形,每次产1-9枚,可分批产卵。卵重10-20克,卵平均长径35-45毫米,卵平均短径18-25毫米。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0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爬行类)——极危(CR)。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两栖类和爬行类》——极危(CR)。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Ⅱ级。 

列入《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