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9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发布前后,根据《中国动物志》,全中国的巨型淡水鳖类,都被称作“鼋”。因此列为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鼋(当时的学名为Pelochelys bibroni),后来被认定是“斑鳖(Rafetus swinhoei)”。
鼋的代谢低,耐饥能力强,温度过高、过低进行休眠。只在栖息地发生改变时才被迫迁移,并有结群现象。白天隐于水中,常浮出水面呼吸,夜间在浅滩处觅食。喜群居,寿命长。盛夏喜上岸乘凉;寒冬伏水底冬眠。鼋最大的本能是,不仅能用肺呼吸,而且能用皮肤呼吸;甚至能通过咽喉吸取氧气,在水中长时间生活。鼋是一种伏击捕食者,肉食性,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和鱼类为食(尽管有些也可以吃掉水生植物)。
每年11月鼋准时开始在水底冬眠,一直到翌年4月,长达半年之久。繁殖期在5-9月,雌性夜间上岸在向阳沙土地上掘穴产卵,每次产十几枚到数十枚不等,多达100枚,卵呈球形,具有白色钙质卵壳,约40-60天孵化出幼体。
鼋被认为濒临灭绝,已经从许多范围内消失了。在2007年之前,它是2003年在柬埔寨的最后一次露面。2007年,对柬埔寨湄公河地区的一项调查发现,沿河48千米的鼋数量很多。鼋的减少,人们的捕杀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肉的滋味与鳖同样鲜。
鼋一直是一种名贵的食品和药材,由于人们长期大肆捕杀,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加上其栖息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致使其数量急剧减少,几乎濒临绝灭边缘,亟待加强保护。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