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斯豆丁海马外文名Denise's Pygmy Seahorse,是海龙科、海马属的一种鱼类。
丹尼斯豆丁海马由加拿大蒙特利尔McGill大学的研究生Sara Lourie于印尼发现,并和夏威夷主教博物馆的John randall博士共同撰文,在《Zoological Studies》期刊上发表。该发现是集合潜水人士、水底摄影师和自然学家群策群力的合作成果。过去,丹尼斯豆丁海马常被误认为是其他海马的初生后代,直到1997年由水底摄影师Denise Tacket所摄得,Sara Lourie亦以她的名字“Denise”为这海马命名。
丹尼斯豆丁海马一般栖息于10-100米深处的柳珊瑚上。当幼年丹尼斯豆丁海马定居于柳珊瑚之后,它们不会在寄主柳珊瑚之间移动,而是保持待在很小的范围内活动。
雌雄异体,卵生。雄性会在雌性把卵转移到自己的育儿囊之前进行求爱仪式。繁殖时,雌性会将卵产在雄性的育儿囊中(卵是通过一个肛门后的狭缝进入育儿囊的),卵会在育儿囊中完全孵化。妊娠期约为11天。分娩后,雄性的皮肤明显起皱,但不久后,似乎又重新变平,可能是海水造成的。雄性一次可以生下6-16个幼仔。
丹尼斯豆丁海马的全球种群规模尚未估计。唯一一次种群数量调查是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东南部,调查发现该地区的丹尼斯豆丁海马密度为0.0059(±0.001)个个体/平方米(Smith,2010年)。为了确定丹尼斯豆丁海马种群数量和丰富度趋势,人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丹尼斯豆丁海马由于其珊瑚礁栖息地的人为破坏和退化而受到威胁,这包括破坏性捕鱼(例如使用炸药和氰化物)和填海带来的环境污染(Smith,2010年;Lim et al,2011年)。全球气温上升和海洋酸化也对其有一定的威胁(Thresher等人,2011年)。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5年 ver 3.1)——数据缺乏(DD)。
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