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壁鱼体侧扁,腹部突出。体被细绒毛状小棘。头大。鳃孔小,位于臂状胸鳍基部下方。背鳍第一鳍棘顶端为一球状穗,形成吻触手;第二鳍棘后方的额上有一凹窝。臀鳍鳍条7根。体上及各鳍具不规则深色斜纹。
暖水性底层鱼类。体长一般在110毫米以下。栖息水深可达900米。以吻触手顶端的球状穗诱捕小鱼等为食。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仅见于南海。
动物标签: 毛壁鱼
猜你喜欢
金钱鱼仅上颌前端具犬牙。眶下骨后角不很斜,其后缘形成的直线向后延伸,远在背鳍前缘之前。背鳍鳍棘间膜凹入不明显;背鳍鳍棘部与锯条部约等高;尾鳍上叶延长呈丝状。暖温性近海底层鱼类。体长一般190~310毫米。喜栖息于水深32~110米的泥沙底海区。为南海经济鱼类之一,黄海南部偶有捕获。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
海马俗名龙落子。体侧扁,弯曲,被环状骨板。一般长10厘米。叶海马淡褐色。头与躯干成直角,形似马头。吻呈管状,鳃孔裂缝状。尾细长,能卷曲,常缠绕在海藻或漂浮物上。扇动背鳍,做直立游水。我国沿海均产,南海较多。叶海马当它不动时,完全像片片树叶。...
羽纹蝴蝶鱼背鳍鳍棘14根,鳍条部后缘尖凸。头部有一穿过眼径的横带。体侧有多条羽纹状斜带。臀鳍有4强棘。尾鳍宽,呈截形。暖水性小型美丽蝴蝶鱼,体长一般100毫米左右。栖息于水温较高的珊瑚礁海域,我国见于西沙群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南、北回归线之间。我国产于南海。...
黑斑鳃棘鲈。俗名:黑白鳃棘鲈。胸鳍鳍条数多为17。背鳍和臀鳍鳍条部末端呈圆形,幼鱼的头和体侧具6块黑色横斑。成体呈褐色,具极细小蓝点。体长15厘米。分布地区:南海、西太平洋热带水域。...
如果万里无云,天高气爽,你站在福建中部海岸高处向东极目远望,在茫茫大海的深处,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台湾岛。它像一颗美丽的宝石,镶嵌于翠玉般的碧波之中。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与福建省隔海相望,位于诅国大陆的东南方,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岛屿。台湾岛的平面形态好似一片芭蕉叶,长轴走向为北北东方向,南北长394公里,...
海蛇是一类终生生活于海水中的毒蛇。海蛇的鼻孔朝上,有瓣膜可以后闭,吸入空气后,可关闭鼻孔潜入水下达10分钟之久。身体表面有鳞片包裹,鳞片下面是厚厚的皮肤,可以防止海水渗入和体液的丧失。舌下的盐腺,具有排出随食物进入体内的过量盐分的机能。小海蛇体长半米,大海蛇可达3米左右。它们栖息于沿岸近海,特别是半...
世界上的海洋、河流和湖泊里生活着许多让人既敬畏又恐惧的生物。这些水生捕食者中最可怕的是那些被称为“魔鬼鱼”的鱼,这个词用来描述各种具有攻击性和危险性的海洋动物。这些水下野兽因其野蛮的本性、致命的武器和令人震惊的行为而赢得了可怕的名声。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十大最可怕的“魔鬼鱼”,首先介绍的是最著名的淡...
许氏平鲉头部背棱较低,其后端具尖棘。眼间隔宽平,约等于眼径。两颌、眶前骨和鳃盖上无鳞。眶前骨下缘具3钝棘。背鳍鳍棘13~14根。鳃耙细长。两颌、犁骨及胯骨均具细齿带。温水性底层鱼类。常栖息于近海岩礁海区。体长可达300多毫米。卵胎生,生殖期是春末到初夏。为我国北方沿海习见种。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