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壁鱼体侧扁,腹部突出。体被细绒毛状小棘。头大。鳃孔小,位于臂状胸鳍基部下方。背鳍第一鳍棘顶端为一球状穗,形成吻触手;第二鳍棘后方的额上有一凹窝。臀鳍鳍条7根。体上及各鳍具不规则深色斜纹。
暖水性底层鱼类。体长一般在110毫米以下。栖息水深可达900米。以吻触手顶端的球状穗诱捕小鱼等为食。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仅见于南海。
动物标签: 毛壁鱼
猜你喜欢
江河挟带大量陆地物质经河口注入海洋。随河水进入海洋的陆地物质主要是泥沙,世界各地河流每年携带入海的泥沙有170亿吨。除了泥沙外,还有溶解物质,每年入海也有45亿吨之多。这些溶解物质作为海洋生物的营养成分促进海洋生物生长。海洋生物死去的介壳和骨骼,也和泥沙一样成为沉积物,参加海岸的塑造工作。这是长江口及...
发光的水母主要是指荧光水母(Jellyfish),其中有一些种类具有发光能力。荧光水母发光的原理是利用称为生物发光的化学反应,这种反应通过氧化酶、荧光素和氧分子产生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发光水母和其发光的特点:荧光水母(Aequorea victoria):这种水母产生了荧光素,一种蛋白质,可以发出蓝绿色的光。荧光素在生物学和...
太平洋在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美洲之间,是世界大洋中最大的一个,东西宽处约19000多公里,南北最长约16000多公里,面积达1.8亿平方公里,占全球面积的35%,整个世界海洋总面积的50%,超过了世界陆地面积的总和。太平洋平均深度为3957米,而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可达11034米。1520年11月底,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
千年笛鲷体甚高,被中大栉鳞,侧线上方和下方鳞列全部斜行。吻钝尖,背缘平直。上颌前端具2对大尖锥牙,下颌具l行尖锥牙。前鳃盖骨后缘凹刻窄而浅。背鳍和臀鳍鳍条后缘尖形。幼鱼体侧具3条黑色斜带,随生长模糊至消失。暖水性底层鱼类。全长可达800毫米。拖网、钓钩作业捕捞的重要经济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
在海浪之下,在深海深处,潜伏着两种可怕的捕食者:龙鱼和吞鳗。这两种噩梦般的生物通常被称为“魔鬼鱼”,它们天生就适合在深海的极端条件下生存,那里光线稀少,只有最凶猛的生物才能生存。但如果这两个深海恶魔在争夺统治地位的战斗中对决,谁会胜出?让我们潜入海洋深处的阴影中,见证这场可怕的对决:龙鱼与吞鳗。龙鱼...
肉蟹和大闸蟹是两种常见的淡水蟹类,它们在外观、生长环境、食性等方面有一些区别。以下是关于肉蟹和大闸蟹的详细介绍:肉蟹(Freshwater Crab)外观特征:肉蟹体型较小,通常壳面平坦,扁圆形,呈现深褐色或暗红色,具有粗壮的螯足和较为粗糙的外壳表面。生长环境:肉蟹生活在淡水环境中,通常栖息在水草丰富及水质清澈的水...
海岸线分为岛屿岸线和大陆岸线两种,但海岸线不是一条线。这句话听起来明显地不合在朝间带,绿色的礁石、清澈的海水,人们忙碌着捕捉海鲜逻辑,但的确是海洋学家的一句口头蝉。海洋与陆地的不断变化十分复杂。我们暂且假定陆地是固定不变的,海洋只有潮汐变化。海水昼夜不停地反复地涨落,海平面与陆地交接线也在不停地...
在蔚蓝色的海面下,盛开着色彩艳丽的“石花”。色彩斑烂的热带鱼在石花中欢快地穿梭往来,上下漫游。一簇簇一支支红色、绿色、白色的“石花”与大红大紫的鱼群交相晖映。这既是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又是一曲海洋生命的礼赞。对于热带鱼,人们并不陌生,因为有许多人,虽然并未去过热带海洋,却能在家中的鱼缸里欣赏热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