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翅亚纲Pterygota有翅或翅退化。腹部无腹足。除蜉蝣目为原变态外,其余为不全变态或完全变态。
[经济意义]蜉蝣的成虫体态轻盈,体色雅致,常在溪流、湖滩附近活动。成虫寿命很短,所以就有了成语“朝生暮死”来形容其寿命的短暂。稚虫一般生活在淡水中,为鱼及多种动物的优良饲料。根据稚虫对水域的适应与要求,可用于监测水域类型与污染程度。稚虫优雅的体形和有趣的水中活动还可为人增添乐趣。
[识别要点]体长3-27毫米。身体细长,非常柔软。头部灵活,复眼大,单眼3个;触角短,刚毛状;口器退化。翅膜质,有较密的网状脉,休息时竖立在背面;前翅大,三角形;后翅小或无。尾须细长多节,有些种类有中尾丝。成虫有趋光性,常见于灯下。原变态,也就是在成虫期还要脱一次皮,脱皮前的成虫叫亚成虫。
[种类与分布]世界已知2250多种,我国目前记载约250种。蜉蝣主要分布在热带至温带的广大地区,受温度、底质、水质和流水速度等的影响很大。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朝生暮死蜉蝣目,触角如毛口若无;多节尾须两、三根,翅膀二、四背上竖。
[生物学习性]蜉蝣羽化为成虫后,还要脱经过雄、雌交配,便把卵产在水中,每粒卵上都盘绕着向外伸展的纤毛状物质,以便将卵缠在水草或水底的砂石上。一只雌蜉蝣可产卵几百到上千粒。卵在水中靠自然温度经过半月左右的胚胎发育阶段,孵化出稚虫(不完全变态的水生昆虫的幼期称为稚虫)。刚出生的稚虫还没长出在水中进行呼吸的气管鳃,这段时间只能靠皮肤吸取水中的氧气生活。稚虫蜕过一次皮,长到二龄时,身体的两边便生出鱼鳞状的气管鳃,开始进行正常的取食游泳活动。一只蜉蝣稚虫,能在水中生活1年,更换20多次“外衣”。
蜉蝣白天不活动,隐藏在杂草丛中及河边的树叶背后,它那近似三角形的透明发亮的翅总是合拢起来竖立在背上。傍晚时成群结队在水边飞舞,进行交配产卵,因而夜晚水中的鱼儿常跃出水面,捕食接近水面飞舞的蜉蝣。雄虫交配完后,很快就结束了生命;雌虫产完卵完成了传代任务后,亦随即死于水面,成为鱼类和青蛙的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