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

角蝉

2024-09-20 21:50:18 14
角蝉

中文名:角蝉

别名:树虱、刺虱、刺虫

纲目:节肢动物

科属:角蝉科

体长:5-12毫米

体重:

寿命:3-5个月

保护级别:无危

特色:排出蜜露与蚂蚁形成共生关系

角蝉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头部与体轴垂直,具有两枚单眼,位于复眼间。触角刚毛状,三节;前胸背板向后延伸至腹部上方,常将体躯大部盖住,且具有各式角状突起,这是该科的显著特征。小盾片隐或显,前翅透明或半透明,足的胫节有棱,跗节三节,后足基节横置。

角蝉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热带和温带地区,尤其是森林地带。‌

角蝉的详细介绍

角蝉(Membracidae)是昆虫纲同翅目中刺蛾总科的一类,属于飞虱科(Membracidae)的成员,常被称为“树虱”或“刺虱”、刺虫,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3000种已知的角蝉。它们以独特的外形和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而著称,尤其以其背部独特的突起物形状闻名,突起物通常酷似植物的刺或树皮,这使得它们很容易与环境融为一体,成为伪装大师

角蝉的基本特征

  • 体型:刺虫体型小巧,一般长约5-12毫米,形态相对简单,颜色从绿色、棕色、黑色到黄色不等,有些种类甚至有明亮的花纹或色斑。

  • 背部突起物(盾状突起):刺虫最显著的特征是其背部的盾状突起物,这些突起物形态各异,部分种类的突起物看起来像树枝、树刺、叶片、甚至是其他昆虫的模样。通过这种形态上的伪装,刺虫能够有效躲避捕食者,如鸟类和其他捕食性昆虫。

  • 吸食方式:刺虫属于吸食性昆虫,主要以树木和植物的汁液为食,它们利用细长的口器刺穿植物的表皮,吸取植物的汁液。

角蝉的分类

有多个亚科和属,以下是角蝉家族的一些主要分类:

  1. 木虱亚科(Centrotinae):这种角蝉的背部突起物通常类似植物的叶片或树干的突起,用于伪装。

  2. 飞虱亚科(Membracinae):这一类刺虫拥有扁平而大部分为圆形的突起物,颜色较为暗淡,用来模拟树皮或苔藓。

  3. Heliconinae亚科:具有明亮的颜色和精细的纹路,背部突起物复杂多样,常常模仿周围环境中的花朵或昆虫。

角蝉的行为与生态

  • 伪装与防御机制角蝉的背部突起物不仅用于伪装,还可以威吓捕食者,例如,它们有时会模仿蚂蚁、蜂类等昆虫,以便吓跑潜在的威胁。

  • 群居行为:某些种类有明显的群居行为,它们通常会聚集在树枝或叶片上,以集体行动提高防御能力。

  • 交配与繁殖:刺虫通过发出振动信号进行交配求偶,雌虫会在植物上产卵,卵孵化后,幼虫通常继续留在母体附近,由母亲照料一段时间,这在昆虫界是相对少见的亲本照料行为。

分布地与栖息地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中南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热带雨林。它们多栖息在树木和灌木丛中,尤为喜好潮湿的环境。在这些地区,角蝉可以非常繁盛,数量庞大且多样性极高。

角蝉的生态作用

  • 传粉作用:尽管角蝉是吸食植物汁液的害虫,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也可能帮助植物传粉,特别是在迁移或移动时可能携带花粉。

  • 蜜露生产角蝉会分泌蜜露,这是一种含糖的液体,蚂蚁等昆虫会追随刺虫,以获取蜜露。蚂蚁也会“保护”刺虫免受捕食者的侵害,从而形成一种互利共生关系

  • 害虫角蝉有时会对农业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当它们大量吸食树木和作物的汁液时,可能导致植物生长减缓,甚至死亡。在果树和某些经济作物中,角蝉被视为害虫,需要进行控制。

角蝉的食用情况

并不是传统的可食用昆虫,且由于其体型较小,营养价值不高,因此在人类食物链中很少见。不过,在一些昆虫食用文化盛行的地区,像东南亚,可能有以昆虫为食的习惯,但角蝉通常不会作为食材被广泛利用。

角蝉的保护现状

角蝉的数量通常较为稳定,且因种类繁多,并未有被列入濒危动物的名单。但它们的栖息地——如热带雨林——面临森林砍伐和气候变化等威胁,因此部分角蝉物种的生存环境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对于角蝉等小型生物的生存同样至关重要。

总结

角蝉是昆虫世界中外形奇特且多样性极高的一个家族。它们以独特的背部突起物和高度发达的伪装技能著称,适应了各种热带和亚热带环境。尽管它们在农业上有时被视为害虫,但它们也为生态系统的平衡作出了贡献,特别是在与蚂蚁的共生关系中。角蝉的存在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界的奇妙和多样性。


角蝉的种类:

角蝉(Membracidae)是刺虫科的一种,属于同翅目,常被称为树蝉角虱。角蝉以其背部特有的角状突起闻名,这种突起有助于它们在树枝和植物上伪装。角蝉的种类非常多样,已知全球有超过3000种角蝉,分布于不同的地理区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角蝉种类及其特点:

1. 牛角蝉(Umbonia crassicornis)

  • 分布地: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有时也可以在北美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看到。

  • 外貌特点:牛角蝉因其背部类似牛角的突起而得名。其背部有一个巨大的、向后弯曲的刺状结构,通常呈绿色或黄色,能够与植物的刺融合在一起,起到伪装作用。

  • 生态特性:牛角蝉主要栖息在树木和灌木丛中,吸食植物汁液。它们的伪装能力非常强,通常与环境融为一体。

2. 三角形角蝉(Membracis mexicana)

  • 分布地: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特别是在热带雨林中较为常见。

  • 外貌特点:这类角蝉的背部突起呈三角形,突起物相对扁平而宽,通常呈现棕色或绿色,与树皮非常相似。

  • 生态特性:三角形角蝉常在树木上成群出现,背部的突起可以有效保护它们免受天敌的攻击。

3. 叶形角蝉(Cyrtolobus tuberosus)

  • 分布地:主要见于北美洲,尤其是在美国东部地区的森林和灌木丛中。

  • 外貌特点:叶形角蝉的背部突起形状酷似树叶,颜色也与周围的叶子颜色相仿,通常是绿色或棕色。它们的背部结构让它们很难被捕食者发现。

  • 生态特性:它们通常单独生活在树枝或叶片上,以植物汁液为食。

4. 盔甲角蝉(Thelia bimaculata)

  • 分布地:分布于北美洲东部,喜欢生活在温带森林和湿地附近。

  • 外貌特点:盔甲角蝉的背部突起像一片盔甲,宽大而坚固,通常为暗褐色或灰色。突起物的颜色和形状让它们看起来像是树枝上的结节。

  • 生态特性:它们吸食树木的汁液,尤其喜好橡树,常常在树皮上形成集群。

5. 犄角角蝉(Bocydium globulare)

  • 分布地: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尤其是在巴西、秘鲁等地的森林中常见。

  • 外貌特点:这是最独特的角蝉之一,其背部突起物酷似“犄角”,而且顶端有小球形结构。整体看起来就像昆虫背着一对犄角和小球,非常异形。

  • 生态特性:这种角蝉在树叶上活动,背部的犄角状突起让它看起来像是植物的种子或果实,达到伪装效果。

6. 盾状角蝉(Stictocephala bisonia)

  • 分布地: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和南美洲,常见于草原、果园和林地。

  • 外貌特点:盾状角蝉有一个背部类似盾牌形状的突起,通常是绿色或褐色,突起部分较为扁平,形态像是植物的叶片。

  • 生态特性:它们主要寄生在果树和灌木上,吸食植物的汁液,有时被认为是农作物的害虫。

7. 透明角蝉(Smilia camelus)

  • 分布地:分布于北美洲,尤其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森林中较为常见。

  • 外貌特点:透明角蝉的突起物相对细长,形状像是植物的细枝,颜色通常是透明或半透明,进一步增强了它的伪装效果。

  • 生态特性:这种角蝉依附在树枝上,静止不动时很难被发现,主要以树木的汁液为食。

8. 长角蝉(Enchenopa binotata)

  • 分布地:分布于北美洲东部,尤其喜欢潮湿的森林和河流边。

  • 外貌特点:长角蝉的背部突起像是细长的牛角,颜色通常为绿色或褐色,模仿树木枝条的形态。

  • 生态特性:它们常常出现在多种植物上,尤其是葡萄藤和橡树,吸食植物汁液,并利用背部突起进行伪装。


总结

角蝉家族中的种类繁多,每种角蝉都有其独特的外貌和生态特性。它们通常利用背部的突起进行伪装,以躲避捕食者,并适应了不同的生境,从热带雨林到温带森林,从树叶到灌木丛,各地的角蝉都有其生存的策略。通过这种特殊的伪装技能,角蝉展现了大自然中的多样性与奇妙的进化路径。

属于益虫还是害虫

角蝉(Membracidae)主要以植物的汁液为食,因此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被视为害虫,尤其是在农业环境中对经济作物和果树有害。

角蝉作为害虫的情况:

  • 吸食植物汁液:角蝉通过刺吸式口器刺入植物茎叶,吸食汁液。这可能会削弱植物的健康,导致生长减缓、叶片枯萎,甚至植株死亡,尤其是在角蝉种群密集时。

  • 传播植物病害:某些角蝉在吸食植物汁液时可能会成为植物病害的传播媒介,携带和传播细菌或病毒,进而引发植物病害。这在农业生产中特别需要引起关注。

角蝉作为益虫的情况:

虽然角蝉通常被视为害虫,但它们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也扮演着一定的生态角色

  • 与蚂蚁的互利共生:角蝉分泌的蜜露吸引蚂蚁,蚂蚁会保护角蝉免受天敌的侵害。这种关系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 作为食物链中的一环:角蝉是某些鸟类、蜘蛛、寄生蜂等捕食者的重要食物来源,在自然界中它们的存在有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结论

自然生态系统中,角蝉并不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但在农业园艺中,当角蝉种群过多时,它们可能会对作物造成损害,因此被视为害虫。针对不同种类和环境,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可以减少角蝉对农业的负面影响。

角蝉天敌

角蝉在自然界中有多种天敌,这些天敌能够捕食或寄生角蝉,帮助控制其种群数量,维持生态平衡。以下是角蝉的主要天敌:

1. 鸟类

  • 捕食者种类:许多小型食虫鸟,如麻雀、燕子、山雀等,都会捕食角蝉及其他小型昆虫。

  • 捕食方式:这些鸟类会直接捕捉角蝉,特别是在角蝉活动或迁徙时,它们较容易暴露。

2. 蜘蛛

  • 捕食者种类:如园蛛、跳蛛、狼蛛等蜘蛛种类,都可能捕食角蝉。

  • 捕食方式:蜘蛛通过编织网或直接伏击捕捉角蝉。角蝉在树木或灌木上活动时,可能不小心被蜘蛛网捕捉。

3. 寄生蜂

  • 寄生者种类:小型的寄生蜂(如草蛉科小蜂科的一些种类)常常寄生在角蝉的卵或幼虫上。

  • 寄生方式:寄生蜂通过在角蝉的卵中产卵,幼蜂孵化后会从内部慢慢啃食角蝉的卵或幼虫,最终导致角蝉死亡。

4. 螳螂

  • 捕食者种类螳螂是昆虫界的顶级捕食者之一,它们会捕食角蝉等小型昆虫。

  • 捕食方式:螳螂依靠其强大的前腿捕捉角蝉,并迅速咬碎其头部和身体进行进食。

5. 青蛙和蜥蜴

  • 捕食者种类:在角蝉栖息的树木和灌木丛附近,青蛙和蜥蜴等小型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会捕食角蝉。

  • 捕食方式:这些动物利用舌头或嘴迅速捕捉正在树上活动的角蝉。

6. 蝙蝠

  • 捕食者种类蝙蝠,尤其是以昆虫为食的蝙蝠种类,会在夜晚捕捉活动中的角蝉。

  • 捕食方式:蝙蝠通过回声定位来发现角蝉,并在飞行中捕食。

7. 蚂蚁

  • 捕食者种类:虽然角蝉与蚂蚁有共生关系,蚂蚁保护角蝉以获得蜜露,但某些蚂蚁种类(如红火蚁)也可能会攻击和捕食角蝉。

  • 捕食方式:蚂蚁会围攻单独的角蝉或其卵,啃食它们的身体。

8. 捕食性昆虫

  • 捕食者种类:一些捕食性昆虫,如瓢虫、步甲等,也会捕食角蝉的幼虫或成虫。

  • 捕食方式:这些昆虫通过快速的捕捉行动,特别是在角蝉较为幼小或暴露时进行捕食。

9. 寄生真菌

  • 寄生者种类:某些昆虫寄生真菌,如虫草菌科,会感染角蝉并通过真菌孢子扩散来寄生角蝉。

  • 寄生方式:寄生真菌通过感染角蝉的外壳,在其体内繁殖,最终导致角蝉死亡。被感染的角蝉往往会表现出异常的行为,进而影响其正常活动。


总结

角蝉的天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多个生态位,包括鸟类、蜘蛛、螳螂、寄生蜂和捕食性昆虫等。这些天敌通过捕食、寄生或感染,有效地控制角蝉的种群,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在农业或果园中,利用角蝉天敌来进行生物防治是一个可行的策略,有助于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

是否有毒

角蝉本身没有毒,它们不会通过叮咬、刺吸或分泌毒素对人类或其他动物造成直接的毒害。不过,它们的行为可能会间接对植物产生负面影响:

1. 对人类无毒

  • 角蝉没有毒腺,不会像某些毒虫(如黄蜂或蜘蛛)那样对人类或其他动物释放毒液,因此它们不会对人类构成直接的威胁。

  • 角蝉通过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的汁液,这种行为对人类是无害的,不会传播疾病或引起中毒反应。

2. 对植物的影响

  • 角蝉可能会对某些农作物和果树产生害虫效应。它们通过刺吸植物汁液来获取营养,可能会导致植物的生长减缓、枯萎,甚至死亡,尤其是在角蝉大量繁殖的情况下。

  • 虽然角蝉本身无毒,但它们的刺吸行为有时会为植物病害打开大门,导致细菌或病毒感染,进而引发植物的疾病。这种间接的害虫效应是角蝉被认为有害的原因之一。

总结

角蝉本身并没有毒性,对人类和大多数动物无害。然而,在农业和园艺中,由于它们可能损害植物的健康,角蝉仍然可能被视为害虫。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它们通过伪装和其他防御机制保护自己,而非通过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