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氏矮海豚(学名:Cephalorhynchus heavisidii)外文名Haviside's dolphin,无亚种。
海氏矮海豚生性谨慎,有时颇腼腆。很少见到跃身击浪,但已知能跃离水面达2米以上,可快速前空翻,然后在海面上以鲸尾击浪结束整个动作。高速游行时可能会豚游。对船只的反应各不相同,已知会靠近船只一段距离,然后在船侧随同伴游几个小时,期间也会船首乘浪与船尾乘浪。
海氏矮海豚具有社会性,最普遍的海豚群由2~3只个体组成;单个个体或一组4~10只的群体也常出现。最大海豚群体由30只个体组成,其中一般包含10%的幼年海豚。海氏矮海豚在凌晨开始活动,从日出到正午时段主要游弋在近岸水域,其余时间活跃在远岸。它们日常的群体行动方式也反映出被捕食猎物的类型,尤其狗鳕,它们在夜间迁徙至水层上方。在白天,此类海豚群体在近岸的活动同休息、社交和躲避天敌有很大的关系。领域范围:302~1,990km²。
狗鳕和羽鼬鳚占海氏矮海豚饮食来源的近49%;第二大食物来源是八腕目(Octopods)动物,约占22%;其余为无鳔石首鱼、鰕虎鱼和鱿鱼。
海氏矮海豚每2~4年繁殖一次,繁殖期从春季到夏末。妊娠期10~11个月,雌性子宫容积有限,故每胎仅产一崽。初生仔豚长约85厘米。哺乳期未知。雌性5~9年性成熟;雄性6~9年。
全球的海氏矮海豚种群未量化。推测(非基于调查数据)其全球种群数量约在800~1,000(Carwardine 2002)只。根据非洲南部离岸5海里以内的观测记录估计,其种群密度为4.69只/100海里,而离岸更远的观测案例则相对稀少(Best 1984)。
列入《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 附录Ⅱ。
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鲸目*其它鲸类)。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数据缺乏(DD),2008年评估。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