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哺乳动物>>鲸目

白鱀豚

2022-09-04 08:40:54 576

白鱀豚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白鱀豚雌性成体最大体长253厘米,雄性成体229厘米,体型大小的性二型明显。白鱀豚体形中等粗壮,有狭长而稍微上翘的喙,圆的额隆,低三角形的背鳍位于从吻端向后约2/3体长处,是其最显著的野外识别特征。头骨的吻突狭长,在上齿列后端与眶前凹之间略缩窄;吻突侧面有明显侧沟,腹面两上颌骨间有约与上齿列等长的浅沟;上颌骨基部向后方扩展,在头骨后缘与上枕骨相接,侧缘向上翘起形成上颌脊,在眼眶部强烈上曲;鳞骨颧突不达额骨眶上突;上枕骨仅微向后方隆起,故头骨后缘平直;两上颌骨腭部相接;翼骨钩突具深凹腔;鼓围耳骨与颅骨保持松动的直接联系;下颌联合极长,其长接近或达到下颌骨长之半。
鳍肢宽而梢端钝圆。与海生的海豚相比眼睛较小,但不像恒河豚的眼那样小。体上面主要呈蓝灰色或灰色,体下面白色。在头和颈的侧面从眼至鳍肢形成灰色和白色间的波状分界。白色部分在鳍肢前向上伸入灰色部分形成2个显著的白色斑。雌性殖孔位于肛门前18-20厘米处。
口中共约有130个尖锐牙齿,为同型齿。牙齿略前后扁,曲面向内,齿冠具纵脊形成的网状釉褶。上下颌每个齿列有31-36枚圆锥形的齿。
皮肤光滑细腻,富有一种特殊的弹性,原理与竞赛式游泳衣着中使用具有弹性的尼龙织料相同,能够减少在水中快速游动时身躯周围产生的湍流。新生幼体体色略深,成年白鱀豚一般背面呈浅青灰色,腹面呈洁白色。水平伸展的鳍肢和尾鳍上下两面分别与背面和腹面同色,这样的颜色分布恰好与环境颜色相符。当由水面上向下看时,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为一体。当由水面下向上看时,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强光颜色相近。这种使其他动物难以辨认的体色称为反荫蔽保护色,使得白鱀豚在接近敌害或猎物时能够不被察觉。
染色体组2n=44,14条常染色体为中着丝粒染色体,16条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4条为亚端着丝粒染色体,8条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中X为中着丝粒染色体,Y为端着丝粒染色体。

白鱀豚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白鱀豚栖息在中国长江和钱塘江的下游,以及鄱阳湖和洞庭湖。它们喜欢留在沙洲旁边形成的大漩涡附近。主要栖于长江及其支流、湖泊的入口处和江心沙洲附近的长江干流中。水深一般为10-20米,流速每秒1米左右。多在长有杂草芦苇的沙洲、沙滩水段活动。多在有沙洲分布的江段发现。它们常在洲头、洲尾的岔流汇合处活动。

白鱀豚的详细介绍

白鱀豚学名Lipotes vexillifer,外文名Baiji,无亚种。“鱀”音jì,媒体也常写作“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

1662252916110753.jpeg

白鱀豚分化自海豚支系(Delphinida),该支系包含了除抹香鲸类以外所有的现代齿鲸。化石证据显示原始的海豚诞生于2500万年前,并在2000万年前从太平洋进入长江。1981年9月,中国地质学家在广西桂平发现了一种史前动物的下颌骨化石片段,这块下颌骨来自一种古老的白鱀豚,称为“原白鱀豚”(属名:Parapontoporia)。化石记录着原白鱀豚在2000多万年前的古老性状,现代白鱀豚与之相比差别不大。或许是栖息空间相对闭塞,生存竞争及环境变化较少,白鱀豚保留了祖先的原始形态,因此被称作“活化石”。

中国对白鱀豚的认识和记述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白鱀豚的古称鱀(音既ji),又称白鱀,最早的记载是秦汉时期的辞书《尔雅》,那时候名字叫做“鱀”。据说,当时的数量超过5000头,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全长约1700千米的江水中,都有属于白鱀豚的身影。古老的人类曾经错误地把白鱀豚归为鱼类。到了晋代,为《尔雅》作注的郭璞(公元276-324年)在《尔雅注疏》中对鱀的形态及习性作了详细的记述,并且第一次正确地把白鱀豚分出鱼类:“鱀,䱜属也,体似鲟,尾如鱼。喙小,锐而长,齿罗生,上下相衔,鼻在额上,能作声,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细鱼,大者长丈余。江中多有之。”。北宋孔武仲作有《江豚诗》。诗中的“白鬐”就是白鱀豚,并指出它与江豚不是同一物种:“黑者江豚,白者白鬐。状异名殊,同宅大水,渊有大鱼,掠以肥已。......”

两千余年来中国古代文献中多次有关于白鱀豚的记述,最早发现白鱀豚的是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白鱀豚的名称在劳动人民中代代相传,到现代仍为广大渔民所习用。据调查,除在安徽也称青鱀,在江苏又称白夹或江马外,长江中下游的渔民(包括安徽和江苏)均称白鱀。当地人称白鱀是指与江豚相比其体色相对较浅,而不是误认为它全身皆呈白色。

476107bb37eff883ca043475ab7fe93c_九雷图片转换器.jpeg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最常见的是2-6头组成的小群,有时形成约达16头的聚群。但也经常发现个别白鱀豚单独行动。群居的白鱀豚一般有一只成年或老年的大个体豚引路,中间是幼豚,后面是青壮年豚。常见其与江豚共游,交配期间的集群行为尤其明显。

       白鱀豚呼吸时出水低,常仅露出头顶、背鳍和一小部分背部。呼吸间隔大多为10-30秒,长潜水时达数分钟。在春季,有时见到它们跃出水面。在浅水区换气较频繁,游速较快;在深水区换气间隔的时间较长,游速较慢。白鱀豚下水顺流游泳速度约7.5-9.7千米/小时,上水逆流约2.7-4.9千米/小时。迁移范围至少可达200千米。遇到船只驶近,白鱀豚通常潜水躲避。它的尾鳍扁平地分为两叉,两边的胸鳍呈扁平的手掌状,背鳍呈三角形。这四鳍给白鳍豚提供了优良的水中游动时方向与平衡的控制力,再加上光滑高弹性的皮肤与流线型的身躯,白鳍豚在逃避危险的情况下可达每小时60千米的游速。平常它保持着每小时10至15千米的游速。

白鱀豚用肺呼吸,每隔10-100秒就要露出水面换一次气,并发出“嘘哧、嘘哧”的响声,有时会喷出水花。换气时头顶及呼吸孔先浮出水面,接着露出背部。出水呼吸时间约1-2秒钟,潜水时间每次约20秒,受惊后或察觉到危险的特殊情况下,可长潜200秒不出水呼吸。正常情况下,呼吸频率为每小时109-150次。当天气闷热,暴雨即将来临之际,会频频露出水面一起一伏,故而白鱀豚又被称作“拜江猪”。作为哺乳动物,白鱀豚和人一样需要给体内血液不断供氧。陆地哺乳动物休息时,可在小脑控制下进行不自主的呼吸,而鲸豚类所有的呼吸均是需大脑反应的自主呼吸,因此呼吸必须在神志清醒的状态下进行。生病、受伤等原因使它们失去知觉后,便会沉入水底,当血液内所剩氧气使用完毕后进入脑死状态,所以在水中溺死是老弱白鱀豚的正常死亡方式。

fdaf4cce9fac332663125ef912284a54_九雷图片转换器.jpeg

白鱀豚的大脑重量约占总体重的0.5%,已经接近类人猿的水准。甚至有学者认为白鱀豚的智商比类人猿更高。哺乳动物的大脑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进入休眠状态,才能在觉醒后正常运作。鲸豚类有着独特的大脑系统,可以一半大脑休息,另一半工作。成年白鱀豚的大脑每天有7-8小时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近似成年人的睡觉习惯),其余时间全脑觉醒。

白鱀豚有恒定体温,在36℃左右。对水温条件要求较高,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水温变化后又迁入另一区域。习惯栖息于江流中心的深水区,也会进入湖泊、支流与干流汇合处。主要在白天活动,夜间休息。胆怯害羞,很少靠近岸边和船只。

白鱀豚多在清晨和黄昏进食,常在晨昏时游至浅水区捕食鱼虾。靠自身发出的超声波讯号发现食物并突袭式吞食。消化能力很强,捕到食物不经过咀嚼,整口吞入腹中。食量很大,日摄食量可占总体重的10%-12%。主要猎物是草鱼、青鱼、鳙鱼、鲢鱼、鲤鱼、三角鲂、赤眼鳟、鲶鱼和黄颡鱼等。所食鱼体长多在25厘米以下,体重不到100克,最大的食物有50厘米长,重1200克。尤其偏爱体长不超过6.5厘米的小鱼。

10efc7ae6218581a210a4ef99258730c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白鳍豚长期生存于长江的浊水中,所以它的视觉和听觉均退化严重,在水中主要以发射声呐接收信号来识别物体。白鱀豚的上呼吸道有着三对独特的气囊与一个形似鹅头的喉咙,但是因为生存于水中靠水发音,所以并没有陆地动物在空气中发音所需要的声带。用特制的水听器,可以听到白鱀豚发出的“的答”“嘎嘎”等数十种不同的声音。白鱀豚发出的声音常为两声一对,发出声音后会安静的等待着回声,从而辨出自己与产生回声的阻碍的距离和大小,并且考虑是否游向目标。它又会在收到回声后的不久发出新的一对声音,稍候又安静一阵等待回声。第二次回声收到后,它便可以分析出目标游动的方向与速度,白鱀豚就是这样如人造声呐般的做回声定位。用这独特的声呐系统,它时常还可以在江底的淤泥中捕捉食物,也可以发出人耳听不见的高频率音波,与十多千米外的同伴联系。

白鱀豚的自然繁殖率很低,野生状态下雌性受孕率一般仅为30%,成年雌性一年中有两次发情期,分别在3-6月和9-11月。妊娠期10-11个月,翌年2-4月分娩。每两年繁殖一次,每胎一仔,偶有双胞胎。母豚长有乳裂,哺乳时乳房从乳裂中伸出。母豚的子宫为双角子宫,在生殖孔的两边各有一个乳头,乳腺发达,幼仔靠营养丰富的乳汁哺育。幼仔出生时与其他动物不同,首先露出尾部,以免被水溺死。新生的幼小白鱀豚一般体长80-90厘米,体色要比成熟的豚体体色深。吃奶的本领却十分高超,因为雌兽乳头很小,长在后腹部,所以它必须潜水到雌兽的腹部找到乳头,一边吃奶,一边游泳,还要不时地露出水面呼吸一次,如此反复进行。雌兽还常用鳍肢托带着刚出生的幼仔,关怀倍至,如果被冲散,就迅速将其找回。幼豚会被母豚哺乳8-20月,活动时主要靠母豚带游。

白鱀豚长期以来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逐渐缩小。中国长江流域居住着3亿多的人口,相当于全世界人口的5%,人类在江畔活动形成了白鱀豚数量下降的第一大原因。

94c348575d7b3063997d8b1e8451cc63_九雷图片转换器.jpeg

白鱀豚的数量在1984年以前约有400头,但是到了1995年已经不到100头。1970年代:《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白鱀豚物种列为“数据缺乏(DD)”状态。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保护单位将白鱀豚列入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83年:立法规定狩猎白鱀豚乃违法。1984年:白鱀豚的保护工作被中国各大报刊刊登,引起了广大读者的重视,得到了“水中珍兽”的美称。1986年:宏观估计总数不及300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白鱀豚物种改为“濒危(EN)”状态。1990年:宏观估计总数不及200头。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白鱀豚物种提升为“极危(CR)”状态。1997年:年度考察中发现23头,宏观估计总数不及50头。1998年:年度考察中所发现的数量只剩7头,宏观估计总数不及15头。2002年7月14日:淇淇,人工饲养下的最后一头白鱀豚,在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中去世,提取并保存其脱氧核糖核酸(DNA)后,将它的身体做成了标本。2004年:在长江南京段发现了一头因搁浅而死亡的白鱀豚,这同时也是最后一次在野外发现白鱀豚。2006年12月4日:为时六周的长江淡水豚类考察结束,没有发现任何白鱀豚。2006年12月13日:参与2006年度长江淡水豚类考察的白鱀豚专家们宣布白鱀豚物种可能已经灭绝,即使还有少数个体存在,也不能保持种群成功地繁衍。但中国学者提出根据惯例,要在野外50年未观测到活体才能宣布为灭绝,并且强调在当前情况下不宜宣布白鱀豚为灭绝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3.1——CR(极危)。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Ⅰ。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