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吻飞旋原海豚外文名Short-snouted Spinner Dolphin,无亚种,是远洋深水物种。
近种区别:短吻飞旋原海豚的体型比长吻(飞旋)原海豚(Stenella longirostris)粗壮些,背鳍也较不像三角形;此外正如其名,嘴喙比较短胖,而且也可以注意短吻飞旋原海豚背鳍下方、朝下延伸几乎触及白色腹部的披肩部位。可能会与瓶鼻海豚、真海豚混淆。
短吻飞旋原海豚属于群居性动物,约5~50只组群活动,群内可能以性别和年龄区分。该群与长吻飞旋原海豚的群体有密切交流,也与真海豚以及其他小型鲸群混游。与其他鲸豚类同游时,它们依然保持自身群体的聚合不散。
短吻飞旋原海豚会在一些地方进行船首乘浪,有时十分接近船只。在跃身击浪时,偶尔会侧身翻转,以背部或体侧着水。短吻飞旋原海豚的旋转跳跃没有像长吻飞旋原海豚一样的高度和复杂性,但在墨西哥湾,它们的旋转动作和长吻飞旋原海豚没有差别。
短吻飞旋原海豚属中等深水出没的觅食者,主要在夜间捕捉游向水面的鱿鱼和其他小型鱼类。
短吻飞旋原海豚的生殖状况不明。根据近似种长吻飞旋原海豚的繁殖期推测,短吻飞旋原海豚四季皆可能繁殖,但在初夏最为常见。每两年产仔一只。雌性妊娠期11个月。初生仔豚长约75厘米。
仅在北墨西哥湾和美国东海岸有短吻飞旋原海豚种群丰度统计,分别为6575(CV=36%)和6086(CV=93%)只(Waring et al. 2008)。由于在海上辨别相似物种的标记比较困难,所以该种并非数据反映的那样稀少(Perrin & Mead 1994)。根据捕获记录推测,短吻飞旋原海豚可能是加纳沿海最常见的鲸类品种。
多年以来,短吻飞旋原海豚一直被视为长吻飞旋原海豚(S.longirostris)的诸多亚种之一;但从1981年起,已经公认其为另一独立的品种。两个品种的分布范围在大西洋有着极大部分的重叠,因此两者在海上可能难以分辨。有研究表示,短吻飞旋原海豚,是长吻飞旋原海豚和条纹原海豚长期杂交产生的新物种。最新的遗传学研究显示,原海豚属(Stenella)具有复系特征(LeDucet al. 1999),短吻飞旋原海豚未来可能随海豚科重构而被移入其他属。
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鲸目*其它鲸类)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数据缺乏(DD),2008年评估。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