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知识>>恐龙

中国的翼龙有哪些(翼龙的研究历史)

2023-03-26 02:48:13 150

  1、翼龙的研究历史


  翼龙发现的历史比恐龙早了约半个世纪,全球各大陆都有它们的踪影。早在1757年至1784年间,在德国的索伦霍芬发现了第一块翼龙化石,1784年意大利学者科里尼记述这件翼龙化石时,甚至不能确定它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人认为它生活在海洋中,也有人认为它是鸟和蝙蝠的过渡类型等,甚至有科学家提出翼龙是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凤凰"。直到1801年,法国著名的解剖学家居维叶才鉴定它为翼手龙,归于爬行动物。并把这个全新的生物命名为"翼手龙"(Pterodactyle)。后来,才把这类飞行爬行动物统称为"翼龙"。


  从居维叶命名第一枚翼龙标本开始到现在,科学家已经在除了南极洲以外的各个大陆都发现了翼龙化石,他们对翼龙的研究几乎涉及了翼龙的所有方面。这些内容不要包括翼龙与其他动物的亲缘关系、外表特征、生活在什么样的地理生态环境、生活方式、运动方式、取食方式、繁殖方式、冷血还是热血等。

2.jpg

  2、中国的翼龙


  我国最早发现的翼龙化石是著名的古生物学家杨钟健院士研究的魏氏准噶尔翼龙和复齿湖翼龙。准噶尔翼龙为大型翼龙,两翼展开可达4米。其后陆续发现甘肃庆阳的环河翼龙、四川自贡的狭鼻翼龙以及浙江台州的浙江翼龙。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辽西热河生物群发现了大量的翼龙化石,如郝氏翼龙、中国翼龙、飞龙等等,这一地区也成为世界上最丰富的翼龙化石产地。中国第一翼龙产自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吐谷鲁群的魏氏准噶尔翼龙是中国最早被研究的翼龙化石,属名准噶尔是化石的产地,种名魏氏赠给新疆石油科学研究所勘探室古生物组的魏景明先生,他于1963年夏将这批标本交由中科院古脊椎所杨钟健先生研究。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乌尔禾地区有大量的这类翼龙被发现,推测其生存的时代是早白垩世。魏氏准格翼龙属于较大型的翼龙类,两翼展开可达5米以上,头部吻端尖锐,没有牙齿,并向上弯曲,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翼龙类的一个重要标志,不过这种特别的吻部是用来捕食什么猎物的呢?至今还令人困惑。

3.jpg

  3、翼龙是温血动物的证据


  二十世纪初,英国古生物学曾认为,翼龙具备快速运动的能力,像蝙蝠一样,体上有毛,并有鸟类相似的生活习性,因此,翼龙应该是体温恒定的热血动物。后来在德国发现的喙嘴龙化石上找到毛的印痕。1970年,在哈萨克斯坦发现了一件比较完整的带有"毛"的翼龙化石,英国古生物学家通过对这件标本毛状物和翼膜结构的研究,认为它无疑属于温血动物。翼龙身体上的这些"毛"隔热保温,防止体内热量的散失,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能直接证明翼龙是热血的恒温动物。最近,辽西带"毛"热河翼龙等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至少部分小型的翼龙类为温血动物。在巴西掠海翼龙巨大的头部脊状构造上发现具有调节体温的血管的印痕。另一个证据来自于翼龙的骨骼像鸟一样具有一些调节体温的小气囊。这些都是翼龙为温血动物的直接证据。

4.jpg

  4、翼龙的翅膀


  翼龙的前肢高度特化,第四指加长变粗成为飞行翼指,它由四节翼指骨组成,前端没有爪,与前肢共同构成飞行翼的坚固前缘,支撑并连结着身体侧面和后肢的膜,形成能够飞行的具有类似鸟类翅膀的翼膜。翼龙的腕部发育一个特有的向肩部前伸的翅骨,对翼膜起支持作用。第一至三指生长在翼膜外侧,变成钩状的小爪,第五指退化消失。


  支撑翼龙飞行的翼膜结构,完全不同于其后能够飞行的脊椎动物—鸟类和蝙蝠类翅膀结构。鸟类的翅膀上长有对飞行和身体保温非常有效的羽毛,蝙蝠类的翼膜虽然没有羽毛,但有对振翼飞翔起重要作用的三个指骨作支架。在翼龙的翼膜内除了分布着纤维外,没有骨骼支撑,因此,传统的观点认为,翼龙并不能像鸟类那样自由的、长距离的翱翔于蓝天,只能在它的生活环境附近如海边、湖边的岩石或树林中滑翔或在水面上盘旋。不过,最新的有关翼龙大脑CT扫描以及肩带等研究表明,翼龙并不仅仅能够进行短距离的滑翔,而且很可能具有强大的飞行能力。

动物标签: 翼龙 化石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