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龙于1908年被命名,主要生活在美国蒙大拿州、墨西哥和南美洲的玻利维亚等地。目前共有3具非常完整的骨骼化石,所以我们充分了解这种恐龙的造型。其四肢粗短,脖子短缩,脑骨宽,体长约7.5至10.7米,宽1.8米,高1.2米,体重只有3至4吨。那看起来并不大的甲龙如何对抗大型的肉食性恐龙?它如何自卫?且看,从自卫手段上看,甲龙已经使自己发展到了顶点。
这种恐龙装甲车的身体两侧覆盖着骨质甲片,这是由许多骨骼都溶接在一起而产生的,这些甲片上还密布着脊突。相同构造的还有甲龙的头部,化石显示在其眼部区域也有骨骼,显示出它的眼皮也有胄甲。由骨骼溶接而成的头骨本身相当坚固,但是留给大脑的空间也相应变小,实在是利弊相当。甲龙的臀部上方至尾巴的大部分位置竖立着尖如匕首的棘刺,身体两侧也各有一排尖刺。
甲龙惟一的攻击性(或者说主动防御)武器是其尾部的锤状骨,锤状骨呈双蛋形,处于尾部的最末端。值得注意的是,尾锤并不是实心的,而是有孔的。我们普遍认为带尾锤的尾巴是当作武器使用的,但曾经有其它的理论认为,棒状尾巴是用来将尾巴在空中举高使它看起来像是恐龙的头,然后躲在鸭嘴龙群之中。这种情形的可能性很低,因为当它们吸引掠食者时,躲在鸭嘴龙群之中并没有什么好处。我们因此确信尾锤是作为主动防御的利器。尾锤使用时,以左右摇摆的扇面攻击。2吨的体重加上低矮的体型,尾巴本身有弹性并且很有力,所以甲龙尾锤的攻击力绝对不容小觑,暴龙类的腿骨在其攻击下是容易折断的,而折断腿骨的暴龙类的下场一般只有死路一条,因为他们丧失了捕猎,甚至移动的能力。
中文名称:甲龙
拉丁文名:Ankylosaurus
生存年代:晚白垩世
化石产地:南美洲玻利维亚,美国蒙大拿州,墨西哥
体型特征:长7.5至10.7米
食性:植物
种类:甲龙类
释义:结实的蜥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