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江龙是一类中等大小的剑龙,生活于晚侏罗世的四川盆地。因其化石标本首先发现于沱江流域的自贡市而得此名。
1974年,重庆博物馆主持一项计划,进行四川境内自贡附近五家坝的系统挖掘工作,经过三个月的挖掘,从上部沙溪庙组的晚侏罗世岩层中,清理出106柳条箱、重达10吨的骨骼化石。这些标本经过董枝明研究,复原了两具峨眉龙的骨架、一具四川龙的骨架以及一具沱江龙的骨架。其中沱江龙是亚洲有史以来所发掘到的第一只完整的剑龙类骨骼。
目前一具沱江龙的化石陈列于中华恐龙园的恐龙馆当中,它的体长7.5米,头小,顶部低平,嘴较长而尖,背部高高拱起,尾巴拖在地上,整个形状就像我国古代的拱桥。沱江龙的剑板较大,且形状多样,颈部的轻、薄,呈桃形,背部的呈三角形,荐部和尾部的呈高棘状的扁锥形。从颈部到荐部,剑板逐渐增高、增大、加厚,最大的一对长在荐部。这些剑板在沱江龙背面中线的两侧对称排列。剑板的数量比其它剑龙种类的都多,达15对。上下颌的牙齿较小,呈叶片状,但数目较多,排列紧密。虽然它几乎全身披甲,但那些凶猛的肉食性恐龙仍是沱江龙的天敌。
沱江龙与同时代生活在北美洲的剑龙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沱江龙从脖子、背脊到尾部,生长着15对三角形的背板,比剑龙的背板还要尖利,其功能是用于防御来犯之敌。在短而强健的尾巴末端,还有两对向上扬起的尾刺,沱江龙可以用尾巴猛击所有敢于靠近的肉食性敌人
中文名称:沱江龙
拉丁文名:Tuojiangosaurus
生存年代:晚侏罗世
化石产地:中国四川
体形特征:长7.5米
食性:植物
种类:剑龙类
释义:献给沱江(长江一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