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鱿目(学名:Teuthida),又名枪形目或鱿目,即俗称的鱿鱼,是一类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中十腕总目的动物,包括约300多个物种,因其细长的身体和十条触手围绕嘴部而显得独特。其肉质鲜嫩、柔软细腻,口感极佳,常被加工成鱿鱼干。在全世界海域都有出没,无论浅海深海,作为一个种族来说非常繁荣昌盛,也是各种海豚、鲸鱼、海豹、海鸟的主食。那么全球鱿鱼有哪些常见的种类呢?
今天,小编整理了十大鱿鱼种类,分别为:中国枪乌贼、日本枪乌贼、美洲大赤鱿、阿根廷鱿鱼、加州鱿鱼、北太鱿鱼、龙氏桑椹乌贼、剑尖枪乌贼、萤火鱿和火枪乌贼。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鱿鱼及其特点吧!
小知识:和“鱿鱼”的正式名称是“管鱿目”相对,“墨鱼”的正式名称是“墨鱼目”,它们两者相加成为“乌贼”,而乌贼的正式名称是“十腕总目”。
在中国台湾,鱿鱼又被细分为“鱿鱼”(开眼亚目)、“大卷”、“中卷”、“小卷”,但是这种分类方式在其它使用中文的地区并不常见,在其余地区直接用“鱿鱼”,甚至范围更大的“乌贼”来含糊代替。
1、中国枪乌贼
特点:胴体细长/会发光
栖息地:南海/泰国湾/马来群岛
中国枪乌贼,又名本港鱿鱼、中国鱿鱼或锁管,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型鱿鱼种类,约占全球鱿鱼总产量的60%。它呈细长的锥形,尾部尖细,腹面没有纵椎中线,筒边有两片鳍,形状为菱形,整条鱿鱼的体形看起来就像一枚火箭。此外,中国枪乌贼还能发光。它们主要分布在南海、泰国湾、马来群岛以及澳大利亚昆士兰海域,每年的五至六月是它们的出没高峰期。
尽管这种乌贼的名字中有“中国”,但实际产量最高的是泰国,其次是菲律宾、中国和越南。中国枪乌贼的肉质鲜甜,常被用来爆炒、烹制或作为刺身食用。
2、日本枪乌贼
特点:个体小/体短而宽
栖息地:西太平洋
日本枪乌贼是十大常见鱿鱼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的纬线21°N至50°N海域,包括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阿拉斯加以及加拿大BC省。捕捞该鱿鱼的主要国家有日本和韩国。与一般鱿鱼相比,日本枪乌贼的个体较小,体形短而宽,触腕长度超过身体,内壳角质,薄而透明。其眼背部有显著的紫色斑点,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较高,而粗脂肪含量较低,属于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鱿鱼种类。
日本枪乌贼既可以鲜食,也可加工成各种干品或冷冻品。常见的烹饪方式包括白灼或油焖,味道香甜爽口,且富有弹性,深受食客喜爱。
3、美洲大赤鱿
特点:个体大/长圆锥形
栖息地:太平洋中部以东
美洲大赤鱿因其深红色的外观而得名,是乌贼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其胴体呈圆锥形,后部较为细长,表面覆盖着大小不一的近圆形色斑。美洲大赤鱿的体长可达1.2米,体重最高可达50公斤。该种鱿鱼主要分布在太平洋中部至东部海域,尤其是在南美洲的秘鲁和智利沿岸,以及外海区域,资源丰富。
由于美洲大赤鱿的捕捞量较大且价格相对较为便宜,因此它成为了国内许多鱿鱼丝加工厂的首选原料。这些鱿鱼通常在国外进行加工,包括制作鱿鱼头、生板、熟板、生耳、熟耳和鱿鱼须等部位,随后进口到国内,用于制作各种鱿鱼丝产品。
4、阿根廷鱿鱼
特点:表皮褐色/肉鳍短宽
栖息地:大西洋西南部
阿根廷鱿鱼是目前捕捞量较大的一种鱿鱼,也是国内常见的鱿鱼种类之一。其胴体呈圆锥形,漏斗前部有一个浅陷的孔,但不具纵向褶皱,也没有边囊,整体表面光滑。阿根廷鱿鱼的肉鳍较短而宽,鳍角大约呈45度,两鳍相接略显横菱形。其颜色为棕黄偏白,表皮呈褐色,吃起来口感有嚼劲,肉质厚实,味道鲜美。
阿根廷鱿鱼主要分布在西南大西洋的22°S至54°S区域,包括乌拉圭、阿根廷及福克兰群岛附近的大陆架和陆坡。
5、加州鱿鱼
特点:小规格鱿鱼
栖息地:加利福尼亚海岸地区
加州鱿鱼,又称加州笔管,是十大常见鱿鱼种类之一。它的主要产地位于东太平洋,覆盖从墨西哥到阿拉斯加的海域,大部分捕捞量来自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尤其是加州海岸的捕捞量占全美总量的85%。
据了解,加州鱿鱼全年都可以捕捞,但其主要捕捞季节是在南加州的冬季,从每年的11月或12月开始,持续到次年3月。加州鱿鱼一般为小规格鱿鱼,平均体重在45至165克之间。常见的规格有8-9、9-10、10-11、11-12和12-14条/磅。通常,它们会以每箱25磅(约11.4公斤)包装,并大量出口到中国市场。
6、北太鱿鱼
特点:前段圆筒形/后段圆锥形
栖息地:北太平洋海域
北太鱿鱼,又称北太平洋柔鱼,是西北太平洋海域重要的经济头足类资源之一。它生活在亚热带和温带的海洋水域,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寒暖流交汇的海域。北太鱿鱼的体型特征是前部为圆筒形,后部逐渐收缩成圆锥形,尾端稍细尖,背部前缘呈钝三角形,腹面前缘略有凹陷。其基部至柄部的小吸盘齿环平滑,无吸齿。雄性北太鱿鱼最大可长到45厘米,雌性则可达到60厘米。
这种鱿鱼的颜色呈紫红色,肉质较薄,口感略显发面,不太耐嚼。然而,在加工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酱油、姜片或葱花,能更好地突出其鲜美的原味。
7、龙氏桑椹乌贼
特点:深海鱿鱼
栖息地:亚热带及热带海域
市场上常见的鱿鱼种类之一就是龙氏桑椹乌贼,这种乌贼属于锁管类,主要栖息在亚热带和热带海域。它在我国南海和日本群岛南部的海域有较为广泛的分布。作为一种深海鱿鱼,龙氏桑椹乌贼通常生活在水深700米至900米的地方。市面上常见的冰鲜鱿鱼,基本上就是这种品种,它们主要通过拖网捕捞而来。
龙氏桑椹乌贼的肉鳍后部内凹,末端延伸,鳍的长度超过体长的二分之一,两侧鳍相接处略呈横菱形。其肉质鲜美、口感细腻,是制作刺身的优质原料,广受食客喜爱。
8、剑尖枪乌贼
特点:浅海鱿鱼
栖息地:日本南部海域
剑尖枪乌贼主要分布在日本青森县以南的海域,以及黄海、东海、南海和菲律宾群岛周边,是一种常见的鱿鱼。每年其最高产量可超过2万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既可以用于鲜销,也可加工成干制产品。
剑尖枪乌贼的体型呈圆锥形,结构中等,后部较为平直。雄性腹部中线有纵向褶皱,肉鳍较长,且具吸盘。它是浅海类鱿鱼,常栖息在水深30至170米的海域,冬季则迁移至深水区越冬,春夏季节则会向近岸的浅水区聚集洄游。根据生长周期的不同,剑尖枪乌贼可分为春生群、夏生群和秋生群。
这种鱿鱼的夜间摄食活动较为活跃,尤其是在深夜和黎明前,摄食强度最大。因此,许多钓鱿人习惯于在夜间出海,清晨归来。
9、萤火鱿
特点:个体小/会发光
栖息地:日本海及日本四国以北
萤火鱿,又称萤鱿或萤乌贼,是一种体型较小且具发光能力的鱿鱼。它的体长通常只有7.6厘米,拥有标准的8条触腕和2条触足。虽然萤火鱿的发光器位于触手上,但其全身都能发光,这些光线主要用于引诱猎物。
萤火鱿广泛分布于日本海及日本四国以北的太平洋沿岸。富山县的富山湾是该鱿鱼的重要渔获地之一。这里的深层水域富含矿物质和有机物,再加上V字型的海谷地形,洋流将萤火鱿推向岸边,因此每年3月至6月,萤火鱿都会前往富山湾产卵。
10、火枪乌贼
特点:体型小/体表有紫斑
栖息地:中国南北沿海
火枪乌贼,也被称为鱿鱼仔,是一种常见的小型沿岸鱿鱼。它广泛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日本群岛南部的海域,同时也见于朝鲜、印度尼西亚等沿岸水域。这种鱿鱼栖息在近海的岛礁周围,主要捕食小型虾类。火枪乌贼的怀卵个体几乎全年都能找到,但春夏季节较为常见,盛产期通常在8月至9月,捕捞季节为每年的5月到9月。
火枪乌贼的胴体呈圆锥形,后部略显削直,鳍的长度超过胴体的二分之一,两侧鳍相接,形状略呈纵向菱形。其胶质环外缘带有小尖齿,触腕的长度超过胴体,内壳角质,薄而透明,背部则布满浓密的紫色斑点。
鱿鱼十大种类是以常见鱿鱼的特点、品质为研究依据,参考鱿鱼种类的公众知名度等相关信息,再结合互联网其他相关排行/榜单进行综合排行推荐,榜单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交流。
更多其他鱿鱼种类:大王酸浆鱿、欧洲乌贼、新西兰双柔鱼、澳洲双柔鱼、虎斑乌贼、莱氏拟乌贼...
动物标签: 鱿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