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知识>>科普

世界十大甲鱼种类排名

2025-02-12 15:31:39 76

鳖(biē),是鳖科(学名:Trionychidae)软壳龟类的统称,属于龟鳖目下的曲颈龟亚目。中文俗称为甲鱼、团鱼、水鱼、泥龟、王八等。鳖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1.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最早出现在亚洲,并在大约6000万年前的古新世中期扩展至北美洲和非洲等地。它们通常栖息在河流、池塘、稻田等淡水环境中。现如今,鳖科约有30个种类,其中一些物种是现存体型最大的淡水龟类。中国的鳖类主要有中华鳖、山瑞鳖和斑鳖,其中以中华鳖最为常见。

127.jpg

甲鱼因其肉味鲜美且营养价值较高,常被人类作为补品食用,部分种类已濒临灭绝。那么,世界上最具价值的甲鱼有哪些呢?常见的鳖类包括中华鳖、斑鳖、珍珠鳖、山瑞鳖、亚洲鳖、印度鳖、马来鳖、缅甸孔雀鳖、角鳖、非洲三爪鳖等。接下来,我们将带您了解全球十大王八,探索更多知名的水鱼种类及其特点。

1、中华鳖(比较常见的养殖鳖种)

1.jpg

在中国,常见的甲鱼包括中华鳖,它也被称为水鱼、甲鱼或团鱼,属于龟鳖目鳖科。中华鳖是常见的养殖龟种之一,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越南北部、韩国和俄罗斯东部等地。我国的中华鳖分布较广,除了新疆、西藏和青海,其它各省都有分布,特别是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苏等省份,产量较高。

11.jpg

中华鳖主要栖息于沙泥底质的淡水水域,喜爱上岸晒太阳。它们的食物以鱼、虾、软体动物等为主,通常在夜间活动觅食。中华鳖的体长大约为30厘米,寿命可长达60年以上。

2、斑鳖(极度濒危/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2.jpg

斑鳖是中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极为稀少,堪称龟鳖类中最为濒危的物种。目前,全球已知仅存3只斑鳖。它们主要栖息在江河湖沼的水域底部,以水生动物为食。斑鳖的背盘长约36-57厘米,体重大可超过100公斤,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淡水鳖。

22.jpg

斑鳖的背盘宽度与长度几乎相等,呈近圆形,躯体扁平,背部略微隆起。背面的表皮光滑且有光泽,头、颈和四肢的背面呈黑绿色,并带有不规则的黄色斑点,这些密集的黄色斑纹是斑鳖的显著特征。

3、珍珠鳖(原产于美国的甲鱼)

3.jpg

珍珠鳖,通常指佛罗里达鳖(学名:Apalone ferox),属于鳖科、软鳖属。这种鳖类原产于美国,但在我国广东、广西等地有引种。它们栖息在湖泊、河流等淡水环境中。佛罗里达鳖是常见的大型鳖类,雌性个体最大可达12千克以上,雄性个体则可达5千克以上。

33.jpg

珍珠鳖的体型呈椭圆形,体表光滑,鼻管较长,裙边宽厚。其背甲呈暗绿色,并且布满了弥散的黑色斑点,前缘有对称的点状疣粒,后缘也有点状疣粒分布。腹甲呈白色,四肢趾间有发达的蹼。雄性鳖个体较小,体型扁平,尾部粗大;雌性鳖则体型较大,较为肥厚,尾部短小。

4、山瑞鳖(南方山区名贵珍稀鳖类)

4.jpg

山瑞鳖(学名:Palea steindachneri)属于鳖科、山瑞鳖属,是一种与常见的“甲鱼”——中华鳖外形相似的动物。它的体型略大且较为肥厚,呈圆形。山瑞鳖原产于中国和越南,也已引入毛里求斯和美国夏威夷群岛。它们主要栖息在山区的江河、溪流、水塘中,尤其喜爱栖息在清澈流动的山涧溪流中。

44.jpg

山瑞鳖的体形呈圆形,头部为圆锥形,颜色通常为乌黑或黑绿色。它的吻部突出,形成管状吻突,皮肤柔软且粗糙。其颈部长,基部两侧和背甲前沿都有肉质的鼓钉状突起,背盘的前缘则有一排明显的凸粒。四肢扁平,趾间有发达的蹼,雄性鳖尾部狭长,而雌性鳖尾宽而短。山瑞鳖在中国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未经许可捕捞或销售野生山瑞鳖是违法行为。

5、亚洲鳖(最常见的鳖之一)

5.jpeg

亚洲鳖(学名:Amyda cartilaginea)是最常见的鳖类之一,又名中南半岛大鳖。它具有类似猪鼻的吻部,能够将头颈反转到背部,尽管其外形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但其实并不具有强烈的攻击性。亚洲鳖的背甲呈圆形或椭圆形,最大背甲长可达到70厘米。其背甲表面通常为灰绿色或橄榄色,偶尔带有黄色边缘的黑色斑点或放射状的条纹,随着生长这些斑点会逐渐消失。雄性的腹甲为白色,而雌性则为灰色。

55.jpg

这种鳖类栖息于湖泊、河流、池塘等淡水环境中,属于杂食性动物。它们喜食鱼类、昆虫、蟹、腐肉、水果及两栖动物等。亚洲鳖习惯夜行,通常在白天藏匿,夜间活动并捕食鱼、青蛙、小虾和水生昆虫等。

6、印度鳖

6.jpg

印度鳖,又名缘板鳖或缘板龟,具有头小且软吻突极短的特点,吻突长度不到眼径的一半。它主要分布在南亚地区,属于卵生的两栖爬行动物。印度鳖的背甲呈长圆形,覆盖着革质皮肤,前后缘光滑无疣粒,裙边非常短小。

66.jpg

其颈盾可以活动,并与腹甲前缘紧密闭合;腹甲平坦,前缘呈半圆形。后肢窝的内侧有一对扇形肉质叶,后肢一旦缩入壳内,腹甲和背甲就能紧密闭合。四肢内侧具三爪,指趾间有丰富的蹼。尾巴较短,整体呈橄榄色,腹甲则呈奶白色或淡黄色。

7、马来鳖

7.jpg

马来鳖是全球十大鳖类之一,背甲由皮肤覆盖,呈深橄榄色或褐色,并带有一条明显的暗黑色中央条纹,以及2到3对黑色眼斑。虽然这种图案在幼体时非常显眼,但随着成长会逐渐褪去。腹甲颜色为淡黄色或灰色,幼体的眼睛后方常带有一块微红的大斑点,而在成体时则会消失。

77.jpeg

随着生长,成体的甲壳上会形成铰链结构,这有助于它们在溪流沿岸的大鹅卵石下藏匿。马来鳖是一种栖息于高原的甲鱼品种,主要分布在清澈、岩石丰富的高山溪流中。需要注意的是,马来鳖的咬合力非常强,所以拿时必须特别小心。

8、缅甸孔雀鳖

8.jpg

缅甸孔雀鳖,学名尼氏鳖,又称丽鳖。其背甲底色呈浅绿色,并点缀着明显的黑色圆斑,形似孔雀尾羽上的斑纹,因此得名“孔雀鳖”。这种鳖的甲壳呈圆形,长度可达65厘米,颜色从橄榄灰色至橄榄黑褐色不等,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印度地区。

88.jpg

缅甸孔雀鳖具有三大显著特征:首先,背甲上分布有四个圆形黑斑;其次,腹盾上带有四个胼胝体;最后,尾巴较短,腹板后缘呈钝圆形。作为一种外来物种,缅甸孔雀鳖在部分地区被广泛用于养殖及食用。

9、角鳖

9.jpeg

角鳖,又名刺鳖、多疣鳖或美国角鳖,属于鳖科、软鳖属。其主要分布区域位于北美,从加拿大南部到墨西哥北部,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引进并进行试养。角鳖体型较大,成年的体长可达到45厘米,体重大约在3至5千克之间,是中大型的鳖类之一。

99.jpg

角鳖的体型呈扁平椭圆形,裙边较宽且薄。它的头部中等大小,吻部较长,头部呈橄榄色,两侧有淡黄色条纹,且条纹的边缘镶有黑色线条。眼睛较小,脖部较粗且较长。背甲为橄榄绿色,表面带有黑色眼斑状斑纹,质地粗糙,并且覆盖着小疣粒,前缘还具有棘状突起。腹部呈淡白色、灰白色或浅黄色。

角鳖性格胆小,活动范围有限,主要栖息在河流和湖泊等水域中。它们以甲壳类、软体动物、小鱼、昆虫等为食。

10、非洲三爪鳖

10.jpg

非洲三爪鳖,又名非洲鳖,是鳖亚科中唯一一种分布在非洲的物种。它广泛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外的非洲各地,以及西亚和土耳其,主要栖息在水流平缓的淡水湖泊和溪流中。

101.jpg

非洲三爪鳖体型庞大,成年个体的甲长可超过1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鳖之一。它的四肢、头部和背甲常带有黄色小斑点,尤其是在幼体时期,这些斑点非常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背甲上的斑点会逐渐变得模糊,甚至完全消失。

128.jpg

世界十大甲鱼排名是依据全球各地不同鳖的特点、分布地区、习性、稀有程度、知名度等综合整理而来,并结合网络相关榜单数据综合进行排序推荐,排名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在文章末尾评论指正。

其它甲鱼

102.jpg

黄金鳖

103.jpeg

印度小头鳖

104.jpg

黄河鳖

105.jpg

德克萨斯刺鳖

动物标签: 甲鱼 水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