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哺乳动物>>灵长目

加蓬侏长尾猴

2022-12-23 11:44:44 204
加蓬侏长尾猴

中文名:加蓬侏长尾猴

别名:北部侏长尾猴

纲目:灵长目

科属:猴科 侏长尾猴属

体长:40厘米左右

体重:1.12-1.38kg

寿命:28年左右

保护级别:无危

特色:体毛为灰绿色,下腹部略白。

加蓬侏长尾猴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加蓬侏长尾猴是旧大陆猴科中最小的猴子,原属侏长尾猴的亚种,1997年成为独立物种。两性异形。头体长平均40厘米,尾长平均52.5厘米,雄性体重1380克,雌性体重1120克。长尾,主体是黄绿色,但毛色和身体其他几个部位的颜色不同,个体间存有各种差异。它们背上的皮毛是黄色和黑色,腹面有白色或灰白色的粗带。头和眼睛都很大,短吻,脸颊无毛。鼻子是黑色的,脸上的皮肤也是黑色的。赤裸的黑脸颊周围有黄毛胡须。四肢的外侧苍白或铬黄色,有时偏红。手和脚铬黄色,有棕黄色或红黄色的色调。尾巴上面的颜色从灰黑色变化到棕黑色,尾部的下方是浅黄色、淡黄色或黑色。雄性阴囊是粉红色,内侧横向有蓝色。
吻部突出,两颚粗壮,牙齿32枚,鼻孔朝前向下紧靠,手足均有5个指、趾,具扁平的指甲,能直立。有可以储存食物的颊囊,齿尖低,食性比较杂,通常四肢基本等长。

加蓬侏长尾猴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加蓬侏长尾猴分布于安哥拉(卡宾达)、喀麦隆、刚果、赤道几内亚和加蓬。这是一种严格的生活在河流沿岸的物种,仅限于河流两岸茂密的常绿森林和植被,林地多的地区活动范围很可能就更大,因为森林带狭窄和资源稀缺,大耕地面积大的地区,密度就低。

加蓬侏长尾猴的详细介绍

加蓬侏长尾猴(学名:Miopithecus ogouensis)外文名Northern Talapoin Monkey,曾经是侏长尾猴的亚种,1997年定为独立物种。

bd335508cf2f675ff8810afaedd6e137_九雷图片转换器.jpeg

加蓬侏长尾猴以大群群居,通常60-100只,但在村庄附近,常聚集100只以上,偷挖根茎作物,尤其是木薯根茎。木薯根茎含有高浓度的有毒氰化氢,农民将它们留在地里,让白天的雨水将毒物溶滤掉才能用。此时,加蓬侏长尾猴会检验滤过的根茎,吃掉它们认为安全的部分。

加蓬侏长尾猴是昼行性动物,树栖为主,偶尔会降落到地面觅食。成群的加蓬侏长尾猴睡在河边树上,受到侵扰时会跳到河里,游泳逃开。在群体内部,各种社会行为如进攻、玩耍和理毛等在小组或个体间均可看到。白天分成小群出去找食物。族群由几个完全成熟的雄性、很多雌性和它们的后代组成。群族中有不同的密切关系,没有任何领域意识和行为。喜欢玩,这大多发生亚非成体之间,有时成猴也参预。有两种类型的游戏:摔跤,其中包括抓取和擒拿,另一种就是相互间快速追逐。雄性在群体的社会性上往往比雌性作用更为积极。

加蓬侏长尾猴因为体型相当小,当遇到攻击时,它会盯着对方,并用呼声和急促的喘息声警告对方,一般不会采取过激的攻击方式,通常利用群体联合来回应攻击。在所有的灵长类,该物种通信联络的方式可能是最复杂的。它们会同时采用发声和视觉信号(如身体姿势和表情)。此外,触觉交流可起到维护家族亲情的重要作用,如疏导或相互抚摸。一些灵长类动物使用化学通讯,尤其是在生殖环境。

加蓬侏长尾猴和其他灵长类一样,具有颊囊,颊囊位于口腔内两侧,是一种特殊的囊状结构,有暂时贮存食物的功能。其优点有二:水果竞争激烈的地方,猴子可以抓住尽可能多的食物而不被其他饥饿的猴子占有,并在同一时间,唾液中的酶有助于存储在颊囊里的未成熟的果实和种子分解有毒化合物。是杂食动物,饮食主要是水果(约占80%)。青睐的品种包括李子的水果、无花果、椰果和油楠,以及油棕榈果的果肉和非洲姜水果、种子和水生植物,有时进入人类生活区河畔花园,吃香蕉、瓜子、玉米和葫芦,也吃昆虫、贝类、鸟卵和小型脊椎动物。

雌性在发情期性器官隆起,繁殖期待通常是从11月至来年3月,妊娠期160天,每胎产1仔,后代相当大,新生儿体重超过200克,大约是母亲体重的四分之一。幼仔生长迅速, 6周之内就可以吃固体食物,并在3个月的年龄就可以独立生活。豢养的加蓬侏长尾猴最高纪录可活28年,野外寿命尚不可知。

蓬侏长尾猴从历史上看,这是在河流和沼泽森林一个常见的物种,尽管捕猎可能略有减少他们的人口今天的大小。他们的部队更大的村庄附近,因为他们被吸引到木薯和难以打猎,因为它们居住的河流和沼泽栖息地。它生活在12-20动物群,这与在特定的夜间栖息其他群体(坐落在茂密的植被近水)走到了一起。总体而言,高达125动物可能聚集。活动范围覆盖每平方公里40-90动物的密度100-500公顷。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