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颊长臂猿(学名:Nomascus gabriellae)外文名Red-cheeked Gibbon、Buff-cheeked Gibbon、Buffy-cheeked Gibbon、Southern Yellow-cheeked Crested Gibbon,无亚种。
红颊长臂猿领地意识强烈,每个家庭组占地约20至50公顷。雄性和雌性常进行类似声乐二重奏的鸣叫,并积极从境内追逐入侵者为维护其领地。
红颊长臂猿非常贪食淘气。主要食物是水果,也吃少量的花、叶、芽和昆虫。不大喝水,主要靠食物里的水分,或雨后舔树叶上的天落水,在春旱时才偶尔下地喝水。食植物的嫩芽和果实,也吃昆虫和鸟卵,极少下地饮水,主要靠饮叶片的露水。
红颊长臂猿的种群大多被隔离成岛状分布。栖息生境的缩小和变化是该物种濒危的根本原因,该物种遭受栖息地丧失(从开发和伐木)和狩猎的威胁。此外,广泛的军事活动造成生境破坏也对物种产生不利影响。该种尚未有效的保护,甚至在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虽然有一些地方法规,禁止狩猎这些动物,但执行不力。在欧洲和美国的是唯一执行国际贸易法律的,规定禁止出售这些动物。
红颊长臂猿是柬埔寨和越南最常见的冠长臂猿。在越南,2000年长臂猿地位审查中没有关于红颊长臂猿的人口数据(Geissmann等人,2000年)。然而,该物种在大湖省的一些地区相当普遍,而Lam Dong高原似乎支持了该物种相对较大的种群(Geissmann等人,2000年)。2000年后,在物种范围内的许多地点进行了长臂猿调查,在保护区内外都发现了重要种群。在柬埔寨,红颊长臂猿种群的记录相对完整,表明柬埔寨拥有该物种全球最重要的种群(Channa和Gray,2009年)。在Seima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这些物种估计的种群密度从每平方千米0.71-0.74组(Kidney等2016年),核心区不同地区的数量估计分别为每平方千米646-972组和432-832组。其他重要种群包括金边Prich野生动物保护区的15-273个种群(Channa和Gray,2009年)。虽然之前的调查表明,斯努尔和南莱尔野生动物保护区拥有大量的种群(Traeholt等人,2005年),但这些区域内相对近期和持续快速的栖息地丧失表明,这些种群可能不再重要(Channa和Gray,2009年)。Lomphat野生动物保护区和Prey Khieu的短期调查没有发现长臂猿记录(Channa和Gray,2009年)。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ver3.1——濒危(EN)。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Ⅰ。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