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黄颊长臂猿(学名:Nomascus annamensis)外文名Northern Yellow-cheeked Crested Gibbon、Northern Buff-cheeked Gibbon,曾经和红颊长臂猿(Nomascus gabriellae)属于同一物种,遗传学DNA和声音研究证实了北黄颊长臂猿不同于红颊长臂猿。2010年,北黄颊长臂猿被正式划分为独立物种,中文标准名称“北黄颊长臂猿”。
北黄颊长臂猿是昼行性和树栖的物种。活动时间为:32%不活动,30%行动,26%进食,10%社交和2%其他。它们通常生活在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群体中,家族范围约为50公顷。该物种食果,但也消耗大量的叶子、嫩芽和花朵。它们还以芬氏松鼠(Finlayson's squirrel)和蜥蜴为食。
2000年至2015年间,越南记录有220多只。主要种群出现在Dak Rong和PhongDien自然保护区。在柬埔寨,维拉切国家公园拥有大量该物种,可能比越南任何地区都多(Traeholt等人,2005年,Rawson等人,2011年)。2018年在Virachey国家公园进行的调查中,在整个公园的2个调查点记录了332只物种(不包括单身雄性);对数据的初步分析估计Virachey有2000多只。分布在老挝北黄颊长臂猿尽管在数量上占比也很重要,但近年没有详细统计。1995年,在Xe Pian NPA,估计存在400-6,720只,代表了单个保护区内最大的已知种群,也是该物种的全球重要据点(FFI未公布的数据)。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ver3.1——濒危(EN)。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Ⅰ。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