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哺乳动物>>灵长目

短尾猴

2022-08-15 16:22:28 300

短尾猴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短尾猴是体型较大的一种猕猴,短尾猴的颜面宽阔,头骨相对较宽,有明显的眉脊。体形浑圆、憨实,四肢粗壮。前额部分裸露无毛,几乎全部秃顶,呈灰黑色,颊部的毛也较为稀少。胸部、腹部,以及四肢内侧的毛稀疏而且颜色较浅,肩部、颈部和背部的毛较为粗糙。胼胝的周围也是裸露无毛。尾巴短得出奇,还没有后脚长,仅为体长的十分之一,而且被毛稀少,因此又有“断尾猴”之称。
短尾猴的成体头顶毛较长,由中央向两侧披开。两颊和颏下的须毛像兜腮胡子,且其唇下的颏须暗褐色而周边棕白色呈层次分明的半月形。成年雄猴颜面鲜红色,老年紫红色,幼体肉红色。成体眉毛多呈棕黄色,老年猴面部出现白毛,常伸向鼻侧。耳较小,尾短光秃无毛。体背毛色棕褐,披毛较长,腹面略浅;体毛长而密,成年猴毛长8-12cm,其毛色在幼年为淡褐色,以后逐渐变深,至成年为深褐色,但胸腹部及四肢内测较淡,呈淡棕褐色。成体在中国西南一带的短尾猴头顶棕色较重,而产于东部者其头顶褐色显著。
短尾猴的食物主要为植物的鲜枝嫩叶、花芽、野果、竹笋、竹叶、果实、种子、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经常到农田搜寻玉米、稻谷和马铃薯。像其他猕猴一样,它们也有觅食时贮存食物的颊囊。也在河谷地带捕捉螃蟹、青蛙等小动物。觅食在全天的活动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觅食占全天总活动(含休息、各种行为)时间的44.5%。

短尾猴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原产地: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和越南。
可能灭绝:孟加拉国。
引进:中国香港。
中国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南岭以南的华南地区和福建南部,包括云南,广西,贵州南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广东以及福建南部。
主要栖于热带雨林、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以及中山针阔混交林。栖息高度可从沿海低地至海拔2650米的中山林区。栖息在高山密林的较高海拔林带,主要利用常绿阔叶林带和常绿与落叶混交林带这两个林带,除此之外,在其栖息地中还需有山溪水源和悬崖陡壁,供猴群喝水和夜间睡眠。栖息林带的植被以山毛榉科植物为主,其果实和叶是短尾猴的主要食物,特别是果实,在秋季和大部分冬季被广泛食用。

短尾猴的详细介绍

短尾猴外文名Stumptail Macaque,是体型较大的一种猕猴,属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特有灵长类。

1660552242575913.jpg

短尾猴的长相和藏酋猴十分相似,以至于很多书中都把它们混为一谈,也有人认为它们属于同一个种的不同亚种。但是,它们之间明显的不同之处也有不少,例如短尾猴比藏酋猴的体形小,体毛较长而稀疏,为黑褐色或朱古力色,所以在华南地区俗称为“黑猴”或者“泥猴”。另外,短尾猴雄兽的生殖器也与众不同,阴茎扁而长,呈矛状,长度约为40毫米,还会发出会一种难闻的藓臭气味。但是短尾猴与藏酋猴不同的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是成体的面部均有鲜红色的斑块,有些老年个体还转为紫红色或者黑红色,所以又叫红面短尾猴、红面猴、红脸猴等。

短尾猴喜欢群居,每个群体的数量为10-30只不等,有时可多达80只左右。与中国其他猕猴类比较,地栖性更强,特别在受惊后多沿地面逃窜。

影响该物种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被破坏,包括伐木、烧炭、修建公路、水坝、铺设电源线和渔业,也包括纵火、栖息地碎片化、水土流失。这些动物被猎杀和当作食物买卖,传统的“药疗”和当地的骨头商品、肉食品和宠物动物。在贩卖过程中意外死亡。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Ⅱ级保护动物。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