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鸟类>>陆禽

普通冢雉

2023-01-18 23:21:57 184
普通冢雉

中文名:普通冢雉

别名:Megapodius freycinet,Dusky Scrubfowl

纲目:陆禽

科属:鸡形目 冢雉科 冢雉属

体长:40厘米左右

体重:525-700g

寿命:暂无考证资料

保护级别:无危

特色:

普通冢雉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普通冢雉体长40厘米,体重525- 700克。头顶具短阔的嵴状羽冠,黑色(不是黄色)裸露的脸和腿,比同属其他物种有更深的羽毛,更短的尾巴和更长的腿和脚。

普通冢雉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自然栖息地是亚热带或热带潮湿的低地森林和亚热带或热带潮湿的山区森林。沿着森林地面觅食,

普通冢雉的详细介绍

普通冢雉(学名:Megapodius freycinet)外文名Dusky Scrubfowl,是一种冢雉科冢雉属动物。

d52a2834349b033b6688c6651cce36d3d539bd08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普通冢雉主要吃植物的花、种子、果实等,也吃无脊椎动物(报告为胃内有蜗牛和甲虫)。繁殖期在布鲁岛是2-3月,在斯兰岛是5月,在巴布亚西部是10-12月。

冢雉创造出一套完整的孵卵系统,不用自己直接孵卵。把卵产在很热的火山或尚未冷却的熔岩附近;有的是到河滩上去,利用太阳晒热的沙堆孵卵。因为卵需要适宜的恒温才能孵化,可是沙堆白天晒得很热,夜里又凉了。冢雉在自己的巢上堆成大沙丘。白天很热的时候,雄冢雉把沙丘摊开,然后用潮湿而低温的沙土把卵掩埋起来;气温降低时,它立即将湿沙扒开,用温而干的沙土再把卵盖起来。有的冢雉则利用树叶霉烂时产生的热孵卵。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