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盔凤冠雉
极危别名:西拉盔凤冠雉,Pauxi koepckeae,Sira Curassow
基本信息
显著特点
头部正面有深灰色的长盔形凤头
详细介绍
秘鲁盔凤冠雉(学名:Pauxi koepckeae)外文名Sira Curassow,曾经是角盔凤冠雉(Pauxi unicornis)的一个亚种,2014年划为独立物种。
秘鲁盔凤冠雉兴奋时鸣叫是一段悠长的短语,每4秒重复一次3到4个音符,第一个音符最响亮。 报警声则是爆炸性的双音节k-sop。 繁殖季节大2-3月,主要植物蓬勃生长的最佳时期。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极危(CR)。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分布范围
分布于秘鲁。
习性形态
体长85-95厘米,头部正面有深灰色的长盔形凤头。 通体羽毛全黑色,尾部尖端至臀部白色。 明亮的红色鸟喙和淡蓝色的表带,其头部平坦,并且比角盔凤冠雉更短和更圆。也只有一个薄的白色尖端到尾巴。 在繁殖季节,双腿通常为淡红色,但在雄鸟中则呈淡黄色。 雌鸟若喜欢雄鸟,会呈现出一个艳丽的色彩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