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西鹌鹑
别名:普通鹌鹑,Coturnix coturnix,Common Quail, Quail,Caille des blés
纲目:陆禽
体长:15.7-21.5厘米
体重:76-106g
寿命:3-5年
保护级别:无危
西鹌鹑(Coturnix coturnix),英文 Common Quail、Quail,法文 Caille des blés,有6个亚种。原中文名称按英译名“Common Quail”定为“普通鹌鹑”,《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修订为“西鹌鹑”。2019年,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7.0版)以IOC全球鸟类名录9.1和9.2版为讨论基础,也将其中文标准名称定为“西鹌鹑”。
西鹌鹑是一种候鸟,常栖居于气候温暖的地方,是稚科中迁徙能力相对较弱的一种,翼羽短,不能高飞、久飞,往往昼伏夜出,喜夜间迁徙群飞,迁徙时多集群。日本农林部曾有人给一些野鹑带上特殊标记,然后放回自然界去。以调查其活动情况,结果证实了鹌鹑的趋温性。中国国内两种野生鹌鹑每年6-7月份在新疆西部,内蒙古东部繁殖,然后向南迁徙越冬。根据初步的调查与考证,两种野生鹌鹑的南迁路线可能有三条:从内蒙古和新疆直接南迁,分别到达辽宁、河北黄河沿岸和西藏吕都地区越冬;从昌都地区绕青藏经四川、陕西、河南一带继续南迁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从昌都地区经云南、贵州迁至东南沿海地区。每年3-4月份迁飞回新疆、内蒙古等地繁殖。迁飞距离在400-1000千米左右。当然也有留在当地繁殖或局部迁移的鹌鹑喜欢在当地温暖、湿润的水草上筑巢。
西鹌鹑除繁殖期外,多成小群活动。除迁徙时外,一般很少起飞,飞行时呈直线,常贴地面作直线低空飞行。叫声为响亮、清晰如滴水般的三音节哨音,常被形容为wet my lips,常在清晨、黄昏或夜晚时鸣叫。被驱赶时发出刺耳的哨音。每年4月初至4月中旬迁到繁殖地,秋季于9月中旬至9月底离开繁殖地。迁徙时成群,多在夜间进行,白天则躲在草丛,灌丛中休息。《本草纲目》中就有:“其田圩,夜则群飞,昼则草伏”的记载。它们主要吃杂草种子、豆类、谷物及浆果、嫩叶、嫩芽等,夏天吃大量的昆虫及幼虫,以及小型无脊椎动物等。
西鹌鹑繁殖于5-7月。雄鸟和雌鸟不形成固定的配偶关系,而是一雄多雌的婚配制度。通常到达繁殖地不久雄鸟就进行占区和开始求偶鸣叫,雄鸟在繁殖季节十分好斗。营巢于平原草地、农田地边或荒坡草丛、灌丛中。巢多利用地面凹处的浅坑,内垫干枯的细草茎、草根、草叶和羽毛等。每窝产卵7-15枚,卵呈白色或橄榄褐色,散布有褐色或锈色斑点,大小为25.6-33×19-25毫米,重5.6-7克,孵化期15-17天。
据估计,西鹌鹑在欧洲的数量为3,320,000-6,720,000只雄鸟,相当于6,630,000-13,400,000只成熟个体(国际鸟盟,2015年)。欧洲约占全球范围的40%,因此,对全球数量规模的初步估计是16,575,000-33,500,000只成熟个体,尽管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因此,物种处于15,000,000-35,000,000只成熟个体的范围内。由于候鸟的网捕,该物种正在减少。局部下降可能是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特别是杀虫剂的增加。在欧洲,物种数量规模估计会波动(国际鸟盟,2015年)。
鹌鹑在中国俗称“罗鹑”,又名“早秋”。由于它们的羽色斑驳,好像补丁很多的旧衣服,所以古人形容衣着褴褛为“鹑衣”,成语中有“鹑衣百结”,“衣若悬鹑”,杜甫诗中还有“鹑衣寸寸针”的句子。它的额、头侧、颏及喉等处均为砖红色,又被称为“红面鹌鹑、赤喉鹑”等。另外,它的尾巴非常短,有“秃尾巴鹌鹑”之称。
鹌鹑是一种古老的鸟类,分布极广,品种繁多。其肉和蛋营养丰富,味美适口,与人类的关系源远流长。早在5000年前埃及的壁画上就有鹌鹑的图像。金字塔上也有食用鹌鹑的记载。中国是野鹌鹑主要产地之一,也是饲养野鹌鹑最早的国家之一。《诗经》中有过“鹑之奔奔”,“不狩不猎,胡瞻尔筵有悬鹑兮!”的诗句,战国时代,“鹑”被列为六禽之一,成为筵席珍肴。到了唐、宋以后,对它的生态和生活习性已有不少描述记载。
西汉时,中国就已经开始驯养鹌鹑,那时驯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赛斗和赛鸣。唐、宋时期赛鹑在皇宫和民间都非常盛行。民间斗鹑曾盛行于黄河南北。据《唐外史》载,西凉地区经过驯化,进贡给唐明皇的鹌鹑,可以随金鼓的节奏而争斗。宋徽宗更喜欢饲养好斗的鹌鹑,以供取乐。后来曾有《鹌鹑谱》总结养鹌鹑的经验。到了明、清年间,斗鹑已成了达官贵人的一种赌博方式。
到了明代,已逐步发现其药用价值。清朝康熙年间贡生陈面麟著有《鹌鹑谱》,书中对44个鹌鹑优良品种的特征、特性分别作了叙述。对饲养各法如养法、洗法、饲法、斗法、调法、笼法、杀法以及37种宜忌等均有详细记载。这对中国发展鹌鹑饲养带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ver3.1——无危(LC)。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