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鸟类>>陆禽

绿雉

2023-02-02 19:31:03 293

绿雉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绿雉属于大型鸡类。全长约80厘米。雄鸟头顶有一簇青铜色至红铜色的羽冠。上体羽多呈紫铜、蓝绿等色,具金属光泽;下背及腰部羽白色。飞羽黑褐具绿缘,尾羽蓝绿色。下体黑色,嘴角灰色,脚黄灰色。雌鸟体羽暗褐色,背白色,飞羽及尾羽具褐色横斑。雌雄之间的大小,色彩差异明显,雄雉脸部为红色,劲部、胸部、腹部为暗绿色,尾长,有不少黑色的带状羽毛。雌鸟为淡褐色,身上带黑色的斑纹,尾部短。

绿雉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分布于日本,包括九州岛、本州、四国、三浦半岛、伊豆群岛、屋久岛、佐渡岛和环濑户内海沿岸。
栖息于海平面至海拔1,000米的灌丛、草甸及裸岩处,多生活在日本的低地和沼泽地之中。

绿雉的详细介绍

绿雉(学名:Phasianus versicolor)外文名Green Pheasant,是日本的特有物种,其种加词“versicolor”意为“变色的”、“颜色多样的”。鸟类分类学者曾经把“绿雉”列为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的亚种(Phasianus colchicus versicolor),2014年国际鸟盟正式定其为独立物种。仅分布于日本,1947年被定为日本的国鸟。

437d14158cba3ed1a416c4c7294e4e13_九雷图片转换器.jpeg

绿雉脚强健,善于奔跑,特别是在灌丛中奔走极快,飞行快速而有力,但飞行距离不大。也善于藏匿。见人后一般在地上疾速奔跑,很快进入附近丛林或灌丛,有时奔跑一阵还停下来看看再走。在迫不得已时才起飞,边飞边发出“咯咯咯”的叫声和两翅“扑扑扑……”的鼓动声。飞行速度较快,也很有力,但一般飞行不持久,飞行距离不大,常成抛物线式的飞行,落地前滑翔。落地后又急速在灌丛和草丛中奔跑窜行和藏匿,轻易不再起飞,有时人走至眼前才又突然飞起。秋季常集成几只至10多只的小群进到农田、林缘和村庄附近活动和觅食。

绿雉是杂食性动物。所吃食物随地区和季节而不同:秋季主要以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植物叶、芽、草籽和部分昆虫为食,冬季主要以各种植物的嫩芽、嫩枝、草茎、果实、种子和谷物为食,夏季主要以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以及部分植物的嫩芽、浆果和草子为食,春季则啄食刚发芽的嫩草茎和草叶,也常到耕地扒食种下的谷籽与禾苗。也吃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

eedcfaa45ca49bdd8699e3f0ddca0fb5_九雷图片转换器.jpeg

野生的绿雉为一雄多雌的婚配制度,1只雄鸟可配4-8只雌鸟。每年三至五月间,绿雉开始进入繁殖期,雄鸟“咯咯”蹄鸣不止,声音清脆洪亮,远处可闻,这时,雄鸟频频拍动翅膀,一轻盈的舞姿向雌鸟求爱。而这一时期的雌鸟会选择在人迹罕至的野草和山林丛中,用草茎、枝叶构筑简单的巢,巢的大小为23×21厘米,深6-10厘米。雌鸟每次产卵6-12枚不等,卵呈椭圆形,大小为37.0-46.2×31.0-36.0毫米,卵重19.0-28.5克。但不同地域、不同亚种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壳为灰褐或淡青绿色,有光泽,被一些淡棕色或紫褐色斑的斑点,孵化期23至25天。

绿雉产地仅限于日本,有不少关于它的动人故事在日本民间流传,日本制定国鸟是在1947年,当时日本国内保护鸟类的思想并不普及,到处都有捕捉野鸟的情况。驻守日本的盟军司令部任命的奥斯丁博士(Dr Oliver L. Austin)为了要改变这个陋习,促使当时的农林省制定更严格的狩猎法律,同时文部省(教育部)也要加强爱鸟教育。爱鸟日(4月10日)就是那时候开始,以后演变为爱鸟周(5月中旬)。

b244ce00d74fd21487ae371362331b42_九雷图片转换器.jpeg

当时日本的文部省为了推广保护鸟类,决定要选国鸟。在1947年3月22日,日本鸟学会举行第81回例会,共有22名鸟类学家参加。就在那次会议讨论,经过投票选出了绿雉(其他提出来的种类包括鸽子、云雀、树莺、铜长尾雉等)。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无危(LC)。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