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氏彩鹧鸪
无危别名:Pternistis hartlaubi,Hartlaub's Francolin
基本信息
显著特点
雄鸟上体是斑驳的浅褐色/棕色,雌鸟下体肉桂(不是白色)没有条纹
详细介绍
哈氏彩鹧鸪(学名:Pternistis hartlaubi)外文名Hartlaub's Francolin,无亚种。
哈氏彩鹧鸪常在有相对密集的草和灌木丛。成对地出现或由3-4只的组成家族群,除非鸣叫,平时隐藏在巨石之间。以植物的鳞茎和球茎、种子、浆果和嫩枝条为食,也吃小型的软体动物、白蚁、蚂蚁和其他昆虫。在遇到危险时更喜欢跑步逃避危险,而不是采取飞行方式。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分布范围
分布于安哥拉和纳米比亚。
栖息于海拔800-1600米的中等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在其整个分布范围内,其首选栖息地由高地组成,主要集中在岩石花岗岩和砂岩露头(通常当地人称为“koppies”),被半荒漠草原所包围。
习性形态
哈氏彩鹧鸪体长28厘米;雄性体重245-290克,雌性体重210-240克。该物种的体型和羽色两性异形,鸟喙大而不成比例(与其他的彩鹧鸪相比)。裸露的部分大多是暗淡的黄色,雄鸟上体是斑驳的浅褐色/棕色,白色条纹与棕色斑点的形成强烈对比。眼眉黑色,上有白色长纹将额头与其他部分分开。羽毛黑白分明,特别是在飞行中看的很清楚。雌鸟与雄鸟一样,但但下体肉桂(不是白色)没有条纹,头灰棕色,眼眉橙色。腿爪黄色,鸟喙棕黄色。喙尖灰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