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彩鹧鸪
无危别名:Jackson's Francolin,Pternistis jacksoni
基本信息
显著特点
详细介绍
肯尼亚彩鹧鸪(学名:Pternistis jacksoni)外文名Jackson's Francolin,无亚种。
肯尼亚彩鹧鸪喜欢站在领地的巨石或悬崖边鸣叫。通常单独活动。以植物的球根和草芽,浆果,小蜗牛和昆虫为食。在遇到危险时更喜欢跑步逃避危险,而不是采取飞行方式。繁殖期在在阿伯德尔山脉和肯尼亚山区是12-1月,在Mau高地是1-2月、8月、10月和12月均有繁殖。一般在冬季降雨较晚或干燥夏季初期。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分布范围
分布于肯尼亚和乌干达。
栖息于山地森林和各种生境在高山地带,从2200米至3700米,在竹林、灌木丛和森林边缘生活。
习性形态
肯尼亚彩鹧鸪体长38-48厘米;体重1064-1130克。额头和冠灰白色,顶冠和颈背栗棕色,耳羽灰色,脖颈和喉部灰色。类同于栗枕彩鹧鸪(没有已知的重叠),上体与双翅棕色,下体由棕色、白色和黑色组成斑驳的和漩涡状羽纹,很少或没有黑色。鸟喙和腿爪桔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