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鸽
濒危别名:毛里求斯粉鸽,Nesoenas mayeri,Pink Pigeon
基本信息
显著特点
头部及下身的羽毛呈粉红色,脚及喙也是粉红色的
详细介绍
粉红鸽(学名Nesoenas mayeri)外文名Pink Pigeon,粉红鸽最初分类为鸽属中,不过,DNA分析显示它们最为接近马岛斑鸠,故被分类到斑鸠属。后来又发现这两个物种并不属于斑鸠属或鸽属,故将之分类到新的粉红鸽属中。
粉红鸽吃当地植物的芽、花朵、叶子、嫩枝、果实及种子,也会吃昆虫。
粉红鸽的繁殖季节在8月至9月,但全年也可以繁殖。雄鸽会踏步及鞠躬来向雌鸽示爱。它们一般都是一夫一妻制的。它们的鸟巢很薄,并会划附近的地区的地盘。雌鸽每次会生2只蛋,鸟蛋呈白色,孵化期为2星期。雄鸽会在日间孵蛋,雌鸽则会在夜间或早上孵蛋。
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及入侵的掠食者,粉鸽于1991年就只余下10只。饲养及引入计划令它们的数量有所回升,到了2005年就有约360只。 雄鸟的数量比雌鸟的多,原因是雄鸟的寿命较长。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濒危(EN)。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Ⅲ。
CITES:III 毛里求斯。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分布范围
粉红鸽只分布在毛里求斯的马斯克林群岛。它们喜欢高地的常绿林,在海岸森林也有群落居住。但森林的破坏令它们的数量大幅减少。
习性形态
成年粉红鸽长约32厘米,重350克。它们头部及下身的羽毛呈粉红色,脚及喙也是粉红色的。双翼呈深褐色,尾巴阔及呈红褐色。眼睛呈深褐色,眼圈没有羽毛而呈红色。雏鸽的绒毛呈白色,未能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