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鸟类>>陆禽

褐胸山鹧鸪

2022-09-08 13:18:09 172
褐胸山鹧鸪

中文名:褐胸山鹧鸪

别名:Arborophila brunneopectus

纲目:陆禽

科属:鸡形目 雉科 山鹧鸪属

体长:22-30厘米

体重:220-363

寿命:20年左右

保护级别:二级

特色:性情安静善藏匿

褐胸山鹧鸪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褐胸山鹧鸪雌雄相似。前额皮黄色,头顶橄榄褐色;每个羽毛尖端黑色,在头顶形成黑色斑点,有时黑斑结合使整个头顶变成黑色;枕部通常较头顶更暗,一条宽阔的白色或皮黄色眉纹从前额开始沿眼上到枕部,然后沿颈侧而弯向下,在颈部较淡;眼先和颈侧黑色;两颊和耳覆羽白色。背,腰和尾上覆羽亮橄榄色,具粗著的黑色横斑;尾橄榄褐色,具黑色斑点;肩,翅覆羽和内侧次级覆羽栗色,靠尖端处具棕色斑点;外侧次级飞羽褐色,具黑色滴状斑或横斑,以及大的淡橄榄褐色椭圆形斑;初级飞羽褐色,具宽的棕色羽缘,往内逐渐变为变为栗色。颏、喉白色或皮黄白色;前额稀疏的被有黑色羽毛,在前颈形成黑色斑点;胸和两胁淡褐皮黄色,具棕色羽缘和黑色基部;有时可看到两胁具白色圆形斑点和黑色横斑;腹几白色,尾下覆羽淡皮黄色,具宽阔的黑色横斑或斑点。
雌鸟喉部斑点较少,两胁黑白斑点亦不甚明显,其余似雄鸟。
虹膜暗褐色,眼睑和眼眶亮红色,嘴黑褐色或黑色,脚粉红色或淡红色。
大小量度:体重♂220-275克,♀312-363克;体长220-297毫米;嘴峰♂18-19毫米,♀18-22毫米;翅♂128-151毫米,♀122-139毫米;尾♂50毫米,♀53毫米;跗蹠♂41毫米,♀35-39毫米。(注:♂雄性;♀雌性)

褐胸山鹧鸪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褐胸山鹧鸪在国外分布于有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中国见于云南、贵州和广西。
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常绿阔叶林中,也见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竹林与灌丛中,但比较喜欢常绿森林。

褐胸山鹧鸪的详细介绍

褐胸山鹧鸪外文名Brown-breasted Hill Partridge,有3个亚种。

47658a113e009523ea8bb7ac8771b1dd.jpeg

褐胸山鹧鸪性情较为宁静,也善于藏匿,一般难以发现。叫声为单调的喉音,发展为一高一低的双哨音ti-hu, ti-hu, ti-hu……音量音频不变。配偶对唱时加上kew, kew, kew……的叫声。主要以植物种子和果实为食,也吃直翅目、鞘翅目等昆虫和螺类。

褐胸山鹧鸪的繁殖期为4-6月份,营巢在海拔1500-4000米之间的山地森林中的林下地面上,利用地面天然凹坑或由雌鸟在地上刨一个小坑即成。巢周围多有茂盛的灌丛或林下植物遮掩而不易发现,但有时也在林下植物较稀疏的地方营巢而不甚隐蔽。褐胸山鹧鸪每窝产卵约4枚,大小为36.8-37.6×28.4-28.5毫米。

褐胸山鹧鸪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在中国的分布区域窄狭,数量稀少,指名亚种2000年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为地方性留鸟,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南部及广西。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