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鸟类>>陆禽

绿脚树鹧鸪

2022-09-08 14:56:24 178

绿脚树鹧鸪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绿脚树鹧鸪前额、眼先、眉纹白色,羽毛内翈黑色;头顶至后颈橄榄褐色;背部亦为橄榄褐色,但羽色较深,且具黑色端斑,在背上形成波浪状斑,下背和腰具不甚规整的黑色横斑并且横斑间杂有棕红色。翅上内侧覆羽和飞羽与下背同色。外侧覆羽浅砂褐色,杂有黑色斑点;次级飞羽黑褐色,外翈杂以棕褐色与黑褐色相杂的边缘;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几纯黑褐色,仅外翈先端微杂有棕褐色细小斑点。颏、喉和头侧白而沾棕,度具有黑色端斑;颈部有一条锈黄色而微杂有黑色的项圈;胸与背同色,上胸无斑纹,下胸有和背一样的波浪状纹;上腹深锈黄色,往后为淡黄白色;两胁亦为锈黄色而杂有棕色和黑色斑纹;尾下覆羽锈风色,略具黑斑;腋羽白色,近腋处不有一簇绒毛状白羽。
虹膜褐色或红褐色,嘴角褐色,上嘴较深,脚生活时绿色,死后逐渐变为暗棕色。
大小量度:体重200-300克;体长250-280毫米;嘴峰15-19毫米;翅140-166毫米;尾70-84毫米;跗蹠42-72毫米。

绿脚树鹧鸪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原产地:柬埔寨、中国、缅甸、泰国和越南;繁殖地:老挝。
绿脚树鹧鸪生活在海拔900-1500米山地常绿森林和灌丛地带,尤以低山丘陵和山脚地带茂密的森林和森林灌丛区较常见,也出入于农田附近次生林和小块丛林中。在燕麦地、稀疏的落叶林亦常遇见。

绿脚树鹧鸪的详细介绍

绿脚树鹧鸪之前归为山鹧鸪属(Arborophila),称为绿脚山鹧鸪。依据多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种与栗胸树鹧鸪(T. charltonii)应划为独立的树鹧鸪属(Tropicoperdix)。

b04d39d349bef32af1f983e3bc091edc_九雷图片转换器.jpeg

绿脚树鹧鸪常成对或3-5只成群活动。性情极为胆怯,常藏匿于林下、灌丛或草丛中,通常也很少起飞,常在林下灌丛和草丛中活动和奔走。受惊后通常作短距离跑动,而后蹲伏于灌丛等隐蔽物下,仅在十分危急时才突然起飞。活动时常鸣叫,鸣声高而急促,响亮的哨声包括一连串单音,越叫越快,然后是一连串较平的升降变调,最后是一连串狂乱升变调并突然终止。

绿脚树鹧鸪觅食时常成对或结成小群游荡,在灌丛地面上扒开地上落叶层寻觅昆虫和种子为食。通常仅作短距离的跑动,而后蹲伏在一些覆盖物下面。受惊时则骤然起飞,飞不远就降落着地。多生活于山地常绿密林中,主要以甲虫、白蚁等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以及植物种子等为食。常在林下地面上落叶层中觅食。中午天热时休息或到小溪边喝水。

绿脚树鹧鸪的繁殖期为4-6月份,营巢在海拔1500-4000米之间的山地森林中的林下地面上,利用地面天然凹坑或由雌鸟在地上刨一个小坑即成。巢周围多有茂盛的灌丛或林下植物遮掩而不易发现,但有时也在林下植物较稀疏的地方营巢而不甚隐蔽。绿脚树鹧鸪的繁殖情况不详。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负责警戒。雏鸟孵出后不久即可随亲鸟活动。

绿脚树鹧鸪仅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20世纪50年代末,这块雨林已被大量开垦种植橡胶树,原来自然景观已面目全非,加之大批种植工人迁入、盖房、种菜、砍柴烧饭等又进一步毁林,因此,绿脚树鹧鸪的栖息地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绿脚树鹧鸪在其大部分范围内被描述为当地稀有物种,在中国罕见且鲜为人知,在泰国、老挝和越南当地常见。由于持续的栖息地破坏和不可持续的狩猎水平,种群数量正在下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