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琴鸡外文名Black Grouse,依羽色和体形,分为7个亚种。中国境内有3个亚种,即新疆亚种、北方亚种及东北亚种。这3个亚种体羽上有差别,新疆亚种体羽的差别较显,而另两亚种较相近似,体形方面以东北亚种为最大,新疆亚种最小。
黑琴鸡是为定居性鸟类。冬季因觅食而有游荡,尤其是栖住在山地的。大兴安岭黑琴鸡冬季常进行数百公里的季节性觅食游荡,游荡路线不定。在大兴安岭西侧的牙克石和海拉尔附近,冬季主要栖息在桦树林、沟谷及河流两岸,这些地方阳光充足,气温较高,又有阔叶树的芽和嫩枝。在收割后麦田中亦常见到。
黑琴鸡常成群活动,每群由几只,几十只,甚至上百只组成,随季节、食物多少和周围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春季活动范围较大,多在地面取食。夏季多在巢区附近的地面活动,有时也到树上,只是活动范围较小。秋季离开繁殖区域,结成数目不等的群体向四处游荡。冬季来临,大雪封山,气候寒冷,林海中的最低温度达零下40℃以下,而黑琴鸡仍然游荡在河畔和山谷之间。它们黑色的羽毛能大量地吸收太阳的光热,增加御寒能力。平时它们也很少活动,只在下午二、三时阳光充足时到食物丰盛的山谷地带觅食。黄昏时刻便在雪地上用爪子扒出一个直径为30-40厘米的雪窝,挡住了凛冽的寒风入睡,以适应恶劣的环境。黑琴鸡善跑,飞翔力也强,在树上取食有各种各样姿势。警觉性不高,在树上时有人走到树下也不飞走。
黑琴鸡主要吃植物性食物,夏季兼食昆虫。一般说来,乔灌木的嫩枝、叶、芽、花序(桦、赤杨、柳等)、果实和浆果(如越桔)等是主要食料;昆虫(主要为蚂蚁和鳞翅目幼虫) 及杂草种子、谷粒等为辅助食料。
黑琴鸡约一年性成熟,繁殖时一雄配多雌。大兴安岭多在4月初到中旬发情,个别的有在3月末。发情时鸟群拆散,交尾的地点一般选择杨、桦的疏林地或森林边缘,树林的绿荫处,林中旷地、有零星树木和灌丛的林间空地、伐迹地、森林沟谷,有时也在离林较近的田野和草地、沿河的有林地带或草甸上。早晚发情,黎明时较多,雄鸟几只或十几只飞到交尾地点后,开始鸣叫,发出求偶时特殊而高吭的叫声。尾羽垂直向上展开呈扇状,翅膀下垂,头颈下俯靠近地面,直冲前跑,有时左右摆动头部,不时地跳起来与其他雄鸟搏斗。由于觅偶相斗,互相追逐跑成一圈,俗称“跑圈”。跑圈时雄鸟“咕噜噜、咕噜噜、咕噜噜”地叫,并由口内吐出白沫,时而雌鸟跟随其后,发出“沙一沙一”之声,雌鸟的尾往下扣,尾尖拖地,挺胸前进,并啄食雄鸟吐出的白沫。
交尾后雄鸟离开,5月上旬至5月底雌鸟在交尾地点附近营巢产卵。巢筑在白桦、山杨、松林或是椴树林附近有隐蔽的地方,直接置于树下或灌丛下地面上;也有在倒木旁或草丛中。巢很简陋,为不大的坑穴,穴深30厘米,巢深5-10厘米,巢径15-25厘米,巢内铺有枯枝、落叶、干草和羽毛等。卵数4-13枚,8-10枚居多。卵呈淡赭色,具大小不等的深褐色斑点,也有无斑的。卵重27.6-36克,卵的大小:34-38×45-50毫米。孵卵期19-25天。刚孵出的雏鸟黄色,与雌鸟相似,肩羽与背羽有宽阔的中央纵纹,1-2天后幼鸟即能到处奔跑觅食,10天后幼鸟已能拍动双翅,一月后能短距离飞行。
黑琴鸡分布范围虽然很大,但栖息地都呈不连续的孤岛型,在中国也是如此,各地的种群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原因是过度滥猎。大兴安岭地区的种群密度仅有每公顷0.00035只。可喜的是,在河北围场县,这个黑琴鸡分布的一块“飞地”上,还栖息着数量较大的种群,总数在4000只以上。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