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梢虹雉外文名Sclater's Monal ,有3个亚种,是大型鸡类。
白尾梢虹雉多单独活动,在云南高黎贡山的冬季曾见有9只生活在一起的群体。雄鸟活动的时间段和海拔高度具有一定规律。海拔3300米雄鸟鸣叫和被观察到的时间为10:00-12:00,3次;3450米为11:00-17:00,相对集中时间12:00-14:00,25次;3600米为12:00-17:00,相对集中时间14:00-16:00,14次。分析这些数据,可初步推断在海拔3300-3600米白尾梢虹雉雄鸟存在垂直迁移现象,但由于缺乏海拔3300米以下数据,不能确定白尾梢虹雉的日活动规律。
白尾梢虹雉的活动高度海拔3400-3500米处,白尾梢虹雉活动痕迹较多,为密集利用带。在此海拔区域,主要的上层植物为短鞘箭竹(Fargesiu orbiculata),混生有少量凸尖杜鹃(Rhododendron sinogande),地面为草本植物覆盖,水蚀沟谷和土坎下有一些露地。对白尾梢虹雉食性调查,采用活动区域样方法,即先用望远镜观察活动情况,当其离开之后,在其长时间停留位置作样方调查。通过取食痕迹判断,并采下被吃过的食物标本,鉴定后确定食物种类。在3400米和3500米海拔带,分别调查2个2米×2米的小样方。调查获知,白尾梢虹雉主要植物性食物包括贝母(Frotillaria cirrhossa)、多星韭(Allium wallichii)、牛尾独活(Aralia apioides)、高山羌活(Notopteryium forrestii)、紫花百合(Lilium souliei)、七筋姑(Climtonia udensis)等。
白尾梢虹雉除繁殖期外常呈小群活动。白天活动,晚上栖于低枝上或岩石边。机警而性胆怯,很难接近,试图靠近一只鸣雉,该雉发觉后停止鸣叫,飞向山下。白尾梢虹雉常在林地和竹林间地面上活动,未发现像棕尾虹雉和绿尾虹雉那样,在繁殖季节有一种特殊的发情飞翔,经常由山顶突兀的岩石上俯冲而下,并在山坳里盘旋。
白尾梢虹雉在报警时为尖厉哀叫。鸣叫声为狂野哨音 go-li…。白尾梢虹雉的雄鸟被当地人称为“叫鸡”,平时常发出“aou……”的叫声;受惊飞起时则发出“hu……”的叫声。为阵发性叫声,即3-15个鸣叫音节串成一组,共持续18-77秒,单个鸣叫持续时间加间隔时间为(6.16±0.26)秒,组间有较长的间隔,(2949±379.8)秒。鸣叫位置的海拔分布4-6月白尾梢虹雉鸣叫位置出现在3300-3600米,3450米为集中带。
雄鸟鸣叫位置所反映的占区行为 在每个听声点,每日只能观察到1只白尾梢虹雉雄鸟鸣叫,鸣叫位置相对固定,即靠近山脊的沙沟头或林间空地。分析雄鸣叫的位置和时间分布,可得出初步结论,白尾梢虹雉每只雄鸟在繁殖期占据1条冰碛水蚀沟谷。在8k㎡研究区域共有11条沙沟,都有白尾梢虹雉活动痕迹,初步测算雄鸟密度为1只/0.7k㎡。根据雄雌比1:1.07(何芬奇,1991),推算繁殖鸟密度约为1对/0.7k㎡。
4月下旬后正是白尾梢虹雉的繁殖季节,雄性白尾梢虹雉在这个季节也象其它大多鸟类一样有“占山为王”的习性,靠鸣声维护家园的领域,循着雄性白尾梢虹雉频频发出的“领土宣言”,白尾梢虹雉就不难被发现。繁殖季节多单个或成对活动,冬季结群活动,最大一群为9只。每年4月开始繁殖,繁殖期为4-6月。筑巢于岩石缝隙处、或树洞中。林中地面的倒木下或树洞中,每窝产卵2-5枚,卵的大小为平均63.2毫米 × 45.4毫米。
白尾梢虹雉的致危原因主要是栖息地破坏,当地的森林丧失、作为食物被捕猎。天敌动物如猛禽及小型食肉兽的捕食,限制了其种群数量的发展。白尾梢虹雉在高黎贡山主要生活在海拔3200米以上短鞘箭竹林与亚高山草甸相间的狭窄地带,气候寒冷,具有风大、雨雾多的特征,对动物的容纳量自然也低。白尾梢虹雉个体较大,行动笨拙,日活动规律性强,易遭人类与天敌捕杀。这些都视为该种内在的致危因素。其种群状态可视为该地区生态监测的指标之一。
据何芬奇1985年5-8月在中国云南的调查,种群密度在碧罗雪山为1对/1.0-1.2k㎡,在高黎贡山为1对/0.8-1.0k㎡当务之急是保护好白尾梢虹雉的栖息环境。在重要产区建立若干个自然保护区。
列入CITES濒危等级:附录I,生效年代:1997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生效年代:1989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稀有,生效年代:1996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易危(VU)。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