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孔雀雉外文名Grey Peacock-Pheasant,共有4个亚种,曾经分化为5个亚种,其中海南孔雀雉(Polyplectron katsumatae)在2004年,海南省林业局、海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合作,通过DNA测序和分子遗传标记等科学手段研究,发现海南孔雀雉和灰孔雀雉的遗传距离为3.1%,超过了鸟类种与种水平间的遗传距离的范围,应为独立的物种。2008年设为独立物种。
灰孔雀雉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以上午和下午活动较频繁。性机警而胆怯。雄鸟活动时尤为谨慎,一般是悄然无声,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常伫立不动,注意观察。发现危险,立刻惊叫着奔逃,钻入茂密的灌丛或草丛,一般不起飞。当危险临近或紧迫时,则通过飞行逃离。一般飞不多远,通常飞几十米即降落,落地后继续奔跑逃避。一般很少飞到树上,但夜间却在树上栖息。鸣声短促而响亮,且越叫越响亮。
灰孔雀雉主要以昆虫、蠕虫以及植物茎、叶、果实、种子为食。主要在地上取食,多用嘴啄食,偶尔也用脚刨找。
灰孔雀雉的叫声宏亮、高昂,似“guanggui--guanggui(光贵)”,傣语称之为“诺光贵”,是因为“诺”是傣语中“鸟”的意思。雄鸟占域叫声为响亮的trew-tree爆破音。雌鸟告警时发出响亮的ga-ga声或作快速的ok-kok-kok-kok叫。
灰孔雀雉的繁殖期是4-6月。3月初即见雄鸟出现求偶行为,求偶炫耀为正面型。当雌鸟接近雄鸟时,雄鸟在雌鸟前面,面对雌鸟,降低身体前部、稍展双翅,尾抬起并向雌鸟张开,当雌鸟走开时,雄鸟又恢复常态。
灰孔雀雉通常营巢于低山和山脚地带茂密的森林中。巢多置于树根旁或草丛中地面上,甚简陋,主要利用地面自然凹坑,内垫以枯草茎、树叶或羽毛即成。测量的一个巢的直径为15厘米,深3厘米。每窝产卵2-5枚,也有多至6枚和少至1枚的。卵灰黄白色、光滑无斑,卵的大小据40枚卵的测量为43.2-50.3毫米×34.0-38.1毫米,平均46.5毫米×35.9毫米。雌鸟孵卵,孵化期21天。
灰孔雀雉是非常稀少的一种鸡类,由于赖以生存的次生落叶季雨林和常绿季雨林生境遭到破坏,其分布区正在迅速消失和退缩,在云南西双版纳和海南岛坝王岭的密度都在每公顷0.01-0.02只之间,在海南岛的总数不超过2700只,在西藏东南部的数量不足100只。常见天敌是青鼬,白昼活动的中型猛禽亦捕杀孔雀雉。人类的捕杀对孔雀雉构成很大威胁。几十年来,在海南和西双版纳对橡胶、咖啡、茶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和木材的开发利用,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被砍伐,严重地破坏了孔雀雉的栖息生境条件,致使孔雀雉种群数量已相当稀少,已处于相当濒危的境地。
中科院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于90年代初开始驯养繁殖灰孔雀雉实验并获得成功,已繁育出40余只后代。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稀有种。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