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枕彩鹧鸪(学名:Pternistis castaneicollis)外文名Chestnut-naped Francolin,有3个亚种。栗枕彩鹧鸪主要是清晨和傍晚时分鸣叫,尤其是雄鸟,是一种响亮的“kawar-kawar”和“kek kek kek”声,被认为是合作伙伴之间的二重奏。以植物的鳞茎和球茎、种子、浆果和嫩枝条为食,也吃小型的软体动物、白蚁、蚂蚁和其他昆虫。...
南非彩鹧鸪(学名:Pternistis capensis)外文名Cape Francolin,无亚种。南非彩鹧鸪主要是清晨和傍晚时分鸣叫,尤其是雄鸟,是一种响亮的喧闹或咯咯声。以植物的鳞茎和球茎、种子、浆果和嫩枝条为食,也吃小型的软体动物、白蚁、蚂蚁和其他昆虫。在遇到危险时更喜欢跑步逃避危险,而不是采取飞行方式。繁殖期在7-2月,10月...
喀麦隆彩鹧鸪(学名:Pternistis camerunensis)外文名Cameroon Francolin,无亚种。喀麦隆彩鹧鸪主要以浆果、草籽和昆虫为食。在遇到危险时会飞到树上躲避,或惊慌的四处奔跑逃避危险,而不是采取飞行方式。喀麦隆彩鹧鸪是濒危状态,数量估计在600–1700成熟个体。分布范围仅限制喀麦隆的东南部山区200公里²范围。列入《世...
双距彩鹧鸪(学名:Pternistis bicalcaratus)外文名Double-spurred Francolin,有3个亚种。生活在非洲西部的双距彩鹧鸪是机会主义者,饮食变化以栖所环境和季节变化有密切关系,以干燥的根状茎和块茎为主,也吃植物种子及昆虫。在遇到危险时更喜欢跑步逃避危险,而不是采取飞行方式。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
黑额彩鹧鸪(学名:Pternistis atrifrons)外文名Black-fronted Francolin,无亚种。黑额彩鹧鸪以植物种子,以及像白蚁(等翅目)等昆虫为食。走禽,偶尔能短距离飞行。在遇到危险时更喜欢跑步逃避危险,而不是采取飞行方式。曾经在3月中旬和5月中旬观察到亚成鸟活动以外,没有任何已知的信息表明该物种是否主要在雨季来临期...
褐顶彩鹧鸪(学名:Pternistis ahantensis)外文名Ahanta Francolin,有2个亚种。褐顶彩鹧鸪是走禽,偶尔能短距离飞行。成对或聚小群体生活。除非处于危险之中,否则不会飞行,但如果它们感到危险时,大多数时候,更喜欢四处逃跑,而不是采取了强有力的飞行。杂食性。以昆虫,植物物质和种子为食。通过挖掘采集大部分食物。...
红喉彩鹧鸪(学名:Pternistis afer)外文名Red-necked Francolin,有7个亚种。走禽,偶尔能短距离飞行。杂食性。以昆虫,植物物质和种子为食。通过挖掘采购大部分食物。 此类物种是严格是一夫一妻制,终身保持交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红嘴彩鹧鸪(学名:Pternistis adspersus)外文名Red-billed Francolin,有2个亚种。是走禽,偶尔能短距离飞行。杂食性。以昆虫,植物物质和种子为食。通过挖掘采购大部分食物。 此类物种是严格是一夫一妻制,终身保持交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保护野生动物,...
婆罗洲孔雀雉(拉丁学名:Polyplectron schleiermacheri)外文名Bornean Peacock-pheasant,是灰孔雀雉属中稀有及所知甚少的物种。具体习性不详。由于持续失去栖息地、数量较少及有限的分布地,婆罗洲孔雀雉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且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的保护。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巴拉旺孔雀(Polyplectron napoleonis,以往称为Polyplectron emphanum),又名巴拉望孔雀雉,是中等身形的雉。具体习性不详。由于持续失去栖息地、数量稀少及有限的分布地,加上被捕猎,巴拉旺孔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且受到《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的保护。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
马来孔雀雉(学名:Polyplectron malacense)外文名Malay Peacock-pheasant,无亚种,是一种中等身形的雉。马来孔雀雉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活动在森林茂密、林下植被较发达的阴湿地面上,以上午和下午活动较频繁。性机警而胆怯。雄鸟活动时尤为谨慎,一般是悄然无声,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常伫立不动,注意观察。发现危险,立...
山孔雀雉学名Polyplectron inopinatum,外文名Mountain Peacock Pheasant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活动在森林茂密、林下植被较发达的阴湿地面上,以上午和下午活动较频繁。性机警而胆怯。雄鸟活动时尤为谨慎,一般是悄然无声,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常伫立不动,注意观察。发现危险,立刻惊叫着奔逃,钻入茂密的灌丛或草丛,一般不...
眼斑孔雀雉(Polyplectron germaini),中等身形的雉。中南半岛的特有种。眼斑孔雀雉的学名是为纪念法国殖民军医Louis Rodolphe Germain。根据粒线体DNA及细胞核DNA的测试确定了眼斑孔雀雉与灰孔雀雉、铜尾孔雀雉及罗氏孔雀雉是属于同一分支。但是生物地理学却指它们是分支中最古老的基底,在交趾支那进行临域性或边域性的物...
铜尾孔雀雉学名Polyplectron chalcurum,外文名Bronze-tailed Peacock Pheasant,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活动在森林茂密、林下植被较发达的阴湿地面上,以上午和下午活动较频繁。性机警而胆怯。雄鸟活动时尤为谨慎,一般是悄然无声,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常伫立不动,注意观察。发现危险,立刻惊叫着奔逃,钻入茂密的灌丛或草丛...
绿雉(学名:Phasianus versicolor)外文名Green Pheasant,是日本的特有物种,其种加词“versicolor”意为“变色的”、“颜色多样的”。鸟类分类学者曾经把“绿雉”列为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的亚种(Phasianus colchicus versicolor),2014年国际鸟盟正式定其为独立物种。仅分布于日本,1947年被定为日本的国鸟。绿...
灰山鹑(学名:Perdix perdix)外文名Grey Partridge,有8个亚种。灰山鹑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或为家族群、或为由家族群组成的更大群体。通常为5-15只的群体活动。雄鸟叫声嘎嘎,似ki-errr-ik, ki-errr-ik,重音在errr上。性情活泼,善于奔跑和隐蔽。受驱赶时发出低沉的grrree-grrree叫声。飞行快速且呈直线飞行,但通常飞...
高原山鹑(学名:Perdix hodgsoniae)外文名Tibetan Partridge,有4个亚种。高原山鹑是较常见留鸟。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多以10-15只鸟为群活动。多可达30多只,不喜飞行,善于奔跑,在地上和灌丛中奔跑迅速,即使在受惊时也不起飞,而是在地上疾速奔跑逃窜,边叫很快分散,在跑的过种中,有时还停留观望,被驱赶时多三三...
斑翅山鹑(学名:Perdix dauurica)外文名Daurian Partridge,有3个亚种。斑翅山鹑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特别是秋节和冬季,常成15-25只,甚至多到50只的大群活动。冬末群体逐渐变小,到繁殖期则完全成对活动。繁殖后期则成家族群活动,秋季逐渐由一些零散个体或其他群个体的加入而形成较大的群体。但通常都呈家族群活动,...
阿萨姆丛鹑(学名:Perdicula manipurensis)外文名Manipur Bush-quail,有2个亚种。鸣叫时 声音清晰,类似吹口哨,随着音符越来越高,一起跑步。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红嘴丛鹑(学名:Perdicula erythrorhyncha)外文名Painted Bush-quail,有2个亚种。红嘴丛鹑通常集6至10只的群体。在开放的草地或森林道路及行车轨道旁的草丛中活动,在早晨和傍晚进食和沙浴。 群体之间通过不断呼叫声迅速地彼此集结起来。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