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兀鹫外文名Bearded Vulture,有3个亚种。
胡兀鹫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很少与其他猛禽混群。常在山顶或山坡上空缓慢地飞行和翱翔,头向下低垂,并时常左右转动,眼睛紧盯地面,寻觅动物尸体。由于它嗜食腐肉和骨头,所以脚有所退化,但高而侧扁的喙变得格外强大,先端钩曲成90度,象钢钳一样。依靠强大的喙从动物尸体上去撕下腐肉吞食,剥离大块的骨头,在岩石上摔碎后来填饱肚子,这种习性非常独特。
在非繁殖季节,胡兀鹫偶尔与高山兀鹫、兀鹫混群活动,但要比兀鹫机警得多。它们发现尸体后,并不立即上前,而是先是翱翔观察,然后落在50米以外的地方进行窥测,确认没有危险后,才一哄而上抢食,在几十分钟内即可将一具庞大的动物尸体吃得只剩骨头。
胡兀鹫的视力很强,在视网膜的斑带区中央凹内的视觉细胞有150-200万个,远多于人类在相似区域的20万个。因此,在相同的距离内,胡兀鹫比人类看到的物体要清晰得多。在觅食过程中,胡兀鹫还会特别注意观察乌鸦、鸢、豺、鬣狗等食尸动物的行为。当这些动物发现动物尸体时,胡兀鹫也会去分一杯羹。
在自然界中,找到动物尸体绝非易事,需要花费很长时间,飞行很长距离。胡兀鹫采用了一种很节省能量的飞行方式——翱翔。它们展开翅膀在高原、荒漠、戈壁等的上空自在地翱翔。胡兀鹫能够敏锐地感知空气中的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开始从地面升起时呈圆柱形,渐渐发展为蘑菇状,此时靠近它的胡兀鹫便进入到上升气流中,随之持续升高,翱翔到更高、更远的地方,而且不需要耗费很多能量。胡兀鹫是飞行的能手,为了寻找食物,一天可以翱翔9-10个小时,飞行高度达7000米以上。需要时,它们也可以借助尾羽的活动和初级飞羽的微微转动,在离地面3-5米的高度,作快速的贴地面飞行。
胡兀鹫主要以大型动物尸体为食,特别喜欢新鲜尸体和骨头。有时也猎取水禽、受伤的雉鸡、鹑类和野兔等小型动物。常在裸露的山顶或山坡上空缓慢地飞行搜寻食物。一般它不和其他猛禽争抢食物,而是等在一边,等其他猛禽吃完后,才去捡吃剩下的残肉、内脏和骨头,最后打扫战场。
胡兀鹫的食物相当特别,主要以骨头为主。胡兀鹫的食管非常有弹性,因此它可以吞下大块的骨头(大至牛脊椎骨)。如果骨头太大,胡兀鹫会叼着它飞至50至80米高然后,对准岩石让骨头落下,摔成可以吞咽的大小。骨髓是它们90%的食物来源。在食物短缺的时节,它们也吃其他小型哺乳动物,甚至昆虫,蜥蜴等。
胡兀鹫的繁殖期12月-次年5月。营巢于高山悬崖岩壁上大的缝隙和岩洞中,巢为盘状,主要由枯枝构成,其内衬以枯草,细枝、棉花、废物碎片、动物毛发等。胡兀鹫之间常常会为争夺最好的筑巢位置而争斗,有时候胡兀鹫也会利用金雕留下来的旧巢。每窝产卵通常2枚,偶尔3枚和1枚,卵为钝卵圆形,暗灰色或污白色。孵化持续大约55至60天。孵化工作由雌雄鸟共同承担,一般情况下,第二只雏鸟会在第一只破壳一周之后出壳,并且要比第一只雏鸟小很多。这只小雏鸟实际上只是较大雏鸟出现意外时的替补。在食物紧缺的年份,较小雏鸟有时会因缺少食物死亡,并成为较大雏鸟的充饥之物。
20世纪初胡兀鹫在欧洲的一些高山地区是比较常见的鸟,后来,当地人误认为它是为害畜牧业的害鸟,甚至有人认为胡兀鹫不仅捕杀羊群,甚至吃婴儿,因此加以捕杀,致使其数量锐减。加之食物资源越来越少,导致胡兀鹫处境每况愈下。60多年前,胡兀鹫在西欧的阿尔卑斯山地区就已经消失了。1913年,意大利的最后一只胡兀鹫在阿奥斯特山谷中死去。在瑞士,胡兀鹫于1886年就已被斩尽杀绝。这种神秘的大鸟在欧洲的数量总共不足50对,大部分栖息于比利牛斯山脉的荒野之中。胡兀鹫在中国尚有一定的数量,主要栖息于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虽然在中国西部地区这种大型的猛禽还比较容易见到,但数量也在逐渐减少。
20世纪末,一个精心设计的胡兀鹫再引入计划被实施,瑞士选择格劳宾登州的国家公园作为胡兀鹫的栖息地,除瑞士之外,奥地利、法国、意大利和德国也参加了这项计划。1987年第一批胡兀鹫在奥地利放归自然,一年以后,其中一只飞行了600公里,到法国境内栖息。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 3.1:
2004-2013年——无危(LC)。
2014-2021年——近危(NT)。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