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鹞外文名Eastern Marsh Harrier,中型猛禽,有4个亚种。
近来,根据分子遗传学证据的研究都支持将白头鹞和白腹鹞分立,但对其各自的近缘种仍存有分歧。现在认为白头鹞与非洲泽鹞(C. ranivorus)的亲缘关系最近,而白腹鹞则可能与同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鹞(C. macrosceles)或留尼汪鹞(C. maillardi)最近。由此可见,过去基于形态和分布认为白头鹞和白腹鹞就互为姊妹种,其实很有可能掩盖了两者之间真实的演化关系。
白腹鹞白天活动,性机警而孤独,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见在沼泽和芦苇上空低空飞行,两翅向上举成浅“V”字形,缓慢而长时间地滑翔,偶尔扇动几下翅膀。栖息时多在地上或低的土堆上,不喜欢像其他猛禽那样栖在高处。
白腹鹞主要以小型鸟类、啮齿类、蛙、蜥蜴、小型蛇类和大的昆虫为食,有时也在水面捕食各种中小型水鸟如鸊鷉、野鸭、幼鸭和地上的雉类、鹑类及野兔等动物,也有报告吃死尸和腐肉。通常在白天觅食,而且是较为活跃的狩猎者,整天多数时候都在地面低空飞翔寻找食物,发现后则突然降下捕猎,并就地撕裂后吞食。
白腹鹞在中国东北为夏候鸟,长江以南为冬候鸟或旅鸟。迁到中国东北繁殖地的时间多在4月初至4月中旬,离开繁殖地的时间在10月末至11月初。
白腹鹞的繁殖期是4~6月。繁殖前期常成对在空中翱翔进行求偶表演,4月中旬至4月末开始营巢。通常营巢于地上芦苇丛中,偶尔也在灌丛中营巢。巢呈盘状,由芦苇构成。每窝产卵4~5枚,偶尔有多至6枚和少至3枚的,卵青白色,大小为48.5~53毫米×37~39.5毫米,平均50.8毫米×38.2毫米。主要由雌鸟孵卵,孵化期33~38天。雏鸟晚成性,雏鸟孵出后全身被有白色绒羽,经过35~40天的巢期生活后才能离巢。
白腹鹞的整体种群未量化,但在俄罗斯和日本北部较为少见(del Hoyoet al. 1992)。该鸟各地种群数估算如下:中国台湾约有50~1,000只冬候鸟;韩国约50~1000只冬候鸟;日本约100~10,000繁殖对、约50~1,000只冬候鸟;俄罗斯约10,000~100,000繁殖对、1,000~10,000只候鸟(Brazil 2009)。该鸟种群趋势稳定。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12年评估。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注:隼形目 鹰科,其它鹰类)。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