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鹞外文名Pallid Harrier,无亚种。
草原鹞经常在空中飞翔,觅食多在开阔的草原和草地上空,常接近地面慢慢地低空飞行,并不断地注视着地上猎物的活动,头向下左右环视,见到猎物则突然快速俯冲,通过呈扇形散开的尾、大大张开的两翼和向前伸的脚的控制,使它能准而稳的降落在猎物身上将其捕捉。有时也站在地上等候取食,等待猎物出现后突然猛扑过去猎捕。捉到猎物后在地面撕开啄食。不善鸣叫,繁殖期求偶炫耀时,常发出“kiki-kiki-kik”叫声。
草原鹞主要以田鼠、黄鼠、跳鼠等啮齿动物以及野兔、蜥蜴、蝗虫、鸟类、雏鸟和鸟卵为食。
草原鹞的繁殖期是4-6月,年产一窝。营巢于开阔的平原地上或土堆上,有时也在草丛和矮小的灌丛中营巢,多在草原凹陷干燥处。巢较简陋,大小为外径50厘米,内径15-20厘米。每窝产卵数为3-5枚,卵白色或淡蓝色,具淡红或褐色斑。卵的大小为40.1-50毫米×32.6-37毫米。如果卵损失了,通常还下补偿性的一窝,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30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的头一天由雄鸟喂养,雌鸟在巢中暖雏,以后雌鸟亦参与育雏活动。在雌雄亲鸟的共同喂养下,经过35-45天的育雏期,雏鸟才能离巢。孵卵时雌鸟换羽,而雄鸟在幼鸟开始飞行时才换羽。
草原荒漠化十分严重,对草原鹞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全球种群估计在9,000-15,000对,种群处于下降趋势。在其繁殖范围内,草原鹞主要受到草原破坏和退化的威胁,通过转变为耕地、植被燃烧、湿地牧场的密集放牧以及灌木和高大杂草的清除(Galushin 2003,E.Bragin 2007)。火灾是由农民、纵火犯和干旱雷暴引发的(E.Bragin 2007)。在其越冬场地,该物种被认为受到草地燃烧、割草和过度放牧造成的草地损失的负面影响(Galushin,2003年),以及使用有害杀虫剂、杀鼠剂和其他有毒化学品(R. Simmons in litt.1999,Galushin等,2003),虽然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