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腹鹰是小型猛禽,翅膀尖而长,因外形像鸽子,所以也叫鸽子鹰。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休息时多停息在树木顶端或电线杆上。主要以蛙、蜥蜴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小型鸟类,鼠类和昆虫。主要在地面上捕食,常站在树顶等高处,见到猎物则突然冲下捕食。赤腹鹰5-6月进行繁殖,雄鹰此时特别兴奋,常激动地向异性发出声似“Keee-...
雀鹰是常见的森林鹰类,小型鸟捕食专家。雀鹰飞行迅速,速度极快,每小时可达数百公里。飞行有力而灵巧,能巧妙地在树丛之间穿梭飞翔。通常快速鼓翼飞一阵后接着又滑翔一会儿。迁徙期通常不与其他猛禽混群,但可见本种两只结伴飞行。食性以雀形目小鸟、昆虫和鼠类为主,也有捕食鸠鸽和三趾鹑等稍大鸟类的记录,有时亦捕食松...
红腿小隼属于留鸟,喜成对活动,性较胆怯,叫声纤细而高亢。主要以小型鸟类、蛙、蜥蜴和昆虫为食。常快速地煽动两翅在树林间进行鼓翼飞翔,间或穿插着滑翔,或是静静地栖息在枯树的树梢之上。守候猎物时常静静地栖于突兀的树枝尖端,等待捕食出现的两栖爬行动物、昆虫等地面目标,或在快速飞行中捕食蜻蜓、蝴蝶等昆虫和小型...
白腿小隼是留鸟,通常营巢于啄木鸟废弃的洞中。停栖于高大乔木枝梢巡视猎物,守候猎物时常静静地栖于突兀的树枝尖端等待捕食出现的两栖爬行动物、昆虫等地面目标,或在快速飞行中捕食蜻蜓、蝴蝶等昆虫和小型鸟类等飞行目标。如果是昆虫,发现后就即刻捕食,如果是小鸟、蛙等较大的食物,则带到栖息地后再吃。繁殖期4-6月,通...
黄爪隼是较为罕见的鸟类,在我国吉林、辽宁、河北、北京、新疆等地为夏候鸟,在云南为冬候鸟。通常3月末至4月中旬迁到北方的繁殖地,10月末至11月初离开繁殖地,是迁徙旅程最远的猛禽之一。黄爪隼多成对和成小群活动。常在空中飞行,并频繁地进行滑翔。叫声尖锐。主要以蝗虫、蚱蜢、甲虫、蟋蟀、叩头虫、金龟子等大型昆虫为...
西红脚隼在我国为夏候鸟。春季迁来时间多在4月初5月末,秋季离开时间多在10-11月。常成对和成小群活动。飞行较快,既能鼓翼飞翔,也能在空中盘旋和滑翔,休息时多栖于电话线或电线杆上。西红脚隼经常吵闹,尤其是当它们成群结队地走动或在晚上聚集在一起进入睡眠之前。它们最常见的叫声是雄性的“kiou kiou kiou”的高声,雌...
灰背隼常单独活动,叫声尖锐。多在低空飞翔,在快速的鼓翼飞翔之后,偶尔又进行短暂的滑翔,发现食物则立即俯冲下来捕食。休息时在地面上或树上。主要以小型鸟类、鼠类和昆虫等为食,也吃蜥蜴、蛙和小型蛇类。主要在空中飞行捕食,常追捕鸽子,所以俗称为“鸽子鹰”,有时也在地面上捕食。飞行气质迅速激烈,在低空直线飞行...
燕隼俗称为青条子、蚂蚱鹰、青尖等,体形比猎隼、游隼等都小,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在空中捕食。飞行高速、敏捷、灵活,如同战斗机一般,甚至能捕捉飞行速度极快的家燕和雨燕,也常捕食其他雀形目小鸟、蝙蝠、蜻蜓、蟋蟀、蝗虫,天牛、金龟子及其他大型昆虫。其中大多为害虫。主要在空中捕食,甚至能捕捉飞行速度极快的家燕...
猛隼为隼科隼属的鸟类,体形大小与燕隼相似,叫声似黄爪隼的哭叫声——“ke-ke-ke-ke”。主要以鞘翅目昆虫、小鸟和蝙蝠为食,也吃老鼠和蜥蜴等。繁殖期为4-6月。通常利用位于陡峭悬崖边上的高大树木上的乌鸦以及其他鸟类的旧巢,偶尔也在悬崖的岩石边自己筑巢,但巢极为简陋而粗糙。每窝产卵3-4枚。由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为...
猎隼以鸟类、啮齿类和兽类为食,有能力猎杀中等偏大体形的鸟类,包括涉禽、游禽、陆禽,以及健壮的小兽。可在地面和空中捕食,性凶悍,会主动驱赶其他接近领地的猛禽,如金雕等。每当发现地面上的猎物时,猎隼总是先利用它那像高速飞机一样可以减少阻力的狭窄翅膀飞行到猎物的上方,占领制高点,然后收拢双翅,使翅膀上的飞...
矛隼是隼科的一种,嘴、脚强健并具利钩,适应于抓捕及撕食猎物。喙基具蜡膜;翅强而有力,善疾飞及翱翔。索腭型头骨。脚和趾强健有力,通常3趾向前,1趾向后,呈不等趾型。头骨宽阔,上眼眶骨扩大,眼球较大,视野宽阔,视觉敏锐;听觉发达。在冰岛少数冰天雪地的高寒地区,矛隼为了适应环境还会出现遍体洁白的个体,因此又...
马麝是典型的晨昏活动型动物,,白天休息,行动灵活,迅速敏捷,反刍,性情孤独,营独居生活方式,交配发生在冬季(11-12 月),雌性则在来年晚春至初夏(4-6 月)产仔,通常为单胎。在其栖息地内,马麝被多种食肉动物捕食,包括豹、狼、赤狐、猞猁、黄喉貂等。成年雄性可分泌麝香,被广泛用于传统中医药和香水生产。马麝生...
红隼是隼科、隼属的小型猛禽之一。体重173-335克,体长305-360毫米。翅狭长而尖,尾亦较长,外形和共同爪隼非常相似。雄鸟头蓝灰色,背和翅上覆羽砖红色,具三角形黑斑;腰、尾上覆羽和尾羽蓝灰色,尾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端斑,眼下有一条垂直向下的黑色口角髭纹。下体颏、喉乳白色或棕白色,其余下体乳黄色或棕黄色,...
棕尾鵟是鹰科鵟属的中大型猛禽,体长50-65厘米,体重1280克。成鸟头、颈棕褐色,上体褐色;第2-5枚初级飞羽外翈具横斑;下体棕白色;尾部棕褐色,与其他种类的鵟不同。飞行时,翅上举呈“V”形,翼尖黑色。它们跟大鵟一样喜欢在开阔地捕食,既会长时间地在突出物上蹲守,也会花很长时间在高空翱翔。常单独活动。常在岩石、土...
欧亚鵟是鹰科、鵟属的鸟类,属中型猛禽,体长50-59厘米。体色变化较大,上体主要为暗褐色,下体主要为暗褐色或淡褐色,具深棕色横斑或纵纹,尾淡灰褐色,具多道暗色横斑。飞翔时两翼宽阔,初级飞羽基部有明显的白斑,翼下白色,仅翼尖、翼角和飞羽外缘黑色(淡色型)或全为黑褐色(暗色型),尾散开呈扇形。欧亚鵟部分迁徙,...
鹃头蜂鹰为鹰科、蜂鹰属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体长约0.6米,背部羽毛深褐色。脸部呈有小而致密的羽毛,看上去像鳞片一样。蜂鹰经常栖息于稀疏的松林中,常到乡村田野和草原上活动。蜂鹰挖掘蜂巢,吞食蜂卵、蜂幼虫甚至长有毒刺的成年蜂。它们脸部鳞片一样的致密羽毛像头盔一样,使蜂群奈何不得。该物种在夏季常随蜂群移动...
鹰雕是我国南部比较常见的一种中大型猛禽,威猛、凶悍、迅捷,可谓称霸亚洲南部,从颜值到行为习惯,无不彰显着“森林霸主”的威风。主要捕食地面上活动的猎物,少有敌手,利爪可刺穿猎物头骨,甚至能捕食小熊猫。主要以山羌、猕猴、野兔、野鸡、蛇类、蜥蜴,鼬科动物和鼠类等为食,也捕食小鸟和大的昆虫,偶尔还捕食鱼类。...
据估计,全球金雕数量约有300,000只,相当于200,000成熟的成体。欧洲数量估计为9,300-12,300对,相当于18,500-24,500个成熟个体。欧洲约占全球数量的16%,因此,对全球种群规模的初步估算是116,00-153,000个成熟个体,尽管还需要进一步验证。预防性地,将物种数量置于100,000-200,000个成年个体中。趋势论证:在过去的40年中...
中型猛禽。体形较大而强健,雌鸟明显大于雄鸟。本种飞行时可见翼指6枚。羽色雌雄近似。成年个体羽色似雀鹰,但头显小体壮尾短,翼尖较雀鹰显尖细,胸腹底色也更加洁白,可见大量极细的深色横纹密布,背和头顶颜色深,远观似戴一“头盔”,许多个体可观察到清晰的白眉纹和中央略突出的楔状尾形。苍鹰翅形不似凤头鹰般短圆,也...
兀鹫是鹰科、兀鹫属的鸟类。兀鹫通常在温暖的气候中盘旋,可以忍受寒冷、雨水、薄雾甚至积雪等恶劣条件,以获得特别有利的觅食或繁殖条件。倾向于避开森林、湿地、湖泊和海面。凭借长而宽大的翅膀能够在天空翱翔几个小时,且视力极佳。兀鹫是大自然的清道夫,通常以中型到大型的哺乳动物尸体的软组织为食。大面积觅食,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