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鸦雀外文名Reed Parrotbill,是中国的珍稀鸟种,有2个亚种。
震旦鸦雀是一种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鸟类。被誉为“鸟中熊猫”,为全球性近危物种。实际上,震旦鸦雀真正为世人所知是在1872年,之前它们在中国东部沿海的芦苇丛里“默默无闻”,甚至连土名都没有。1872年,法国传教士、著名博物学家阿尔芒·大卫(Armand David)(中国名字“谭卫道”)根据采自江苏(包括江苏省和上海市)一个湖边芦苇丛的标本,对该鸟进行了科学命名。其拉丁学名“Paradoxornis heude”。而中文名称“震旦鸦雀”则更有来历,“震旦”是中国的古称,据记载,古印度称呼华夏大地为“震旦”。以此给一种小鸟命名,非常有中国特色,彰显了神秘和古老。根据相关显示,震旦鸦雀在地球上已经有4亿5千万年的历史,是鸟类中的活化石,是一种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鸟类
震旦鸦雀在分类上来讲,属于鸟类中的雀形目(Passeriformes)的鸦雀科(Paradoxornithidae),过去被归入鸦雀属(Paradoxornis),但从2020年开始被归入Calamornis(震旦鸦雀属)。是单型属物种。
震旦鸦雀的集群大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繁殖季节以单只和较小集群为主,而非繁殖季节以较大集群为主。人类接近时,不同季节和不同集群大小中哨兵行为和警戒鸣叫的出现与否呈现极显著的差异,方差分量估计表明警戒行为表现的差异主要由集群大小引起。
震旦鸦雀也是快乐的小精灵,它们的叫声急促而连贯,非常好听,唱得高兴的时候,它们还会展翅欢唱,可是力度并不大,但扇翅膀的频率比较高,一边振翅,一边低唱。
在人类靠近的情况下,震旦鸦雀个体或者集群会采取逃逸、哨兵行为和警戒鸣叫或这些行为的组合做出反应,哨兵行为和警戒鸣叫常常伴随出现,人类接近时,出现哨兵行为和警戒鸣叫的个体和集群的比例呈现明显的月变化,在繁殖季节,哨兵行为和警戒鸣叫出现的平均比例远低于非繁殖季节,出现哨兵行为和警戒鸣叫的集群比例随着集群大小的增加而增加。
震旦鸦雀常常用粉黄色的脚爪牢牢地钩住芦苇秆,就像一名手拿钢枪的小战士站在枝头张望,一发现有虫子,它们就会像啄木鸟一样用坚硬的嘴敲打芦苇秆,发出清脆的响声,把藏在芦苇皮里的虫子揪出来吃掉。为了觅食,它们常常会在芦苇秆之间跳来跳去,有趣的是,如果一不小心,到了芦苇的最上端,因为芦苇上端很细,承受不了它的体重,于是被压倒在地上,它们会再次跳起,跃到别的芦苇上觅食。有时它们也会偷吃蜘蛛网上的虫子,不劳而获。
震旦鸦雀夏季以昆虫为食,冬季也吃浆果。震旦鸦雀体型娇小,活泼好动,嘴里不断发出短促的“唧唧”声,在树枝上稍作停留后,又一阵风似地轰然飞去,极少下到地面活动。它们吃昆虫,也啄食种子。
震旦鸦雀的窝极隐蔽,敌害不易察觉,更难以接近。它们每年4月开始筑巢,雌雄共同筑巢。会用坚硬的嘴巴撕裂芦苇叶,以叶片中纤维为建材,将纤维丝缠绕在2-5根芦苇上,然后一圈一圈地绕成巢样。每窝产2-5 枚卵,当中能孵出雏鸟2-4只。哺育初生儿的时间大概在9-11天,由雌雄共同承担。雏鸟刚离巢时不能飞行,必须借助密集的芦苇秆攀爬、跳跃。小雏鸟还不会主动觅食,离巢后必须由爸妈带着喂养十多天,之后,它们才会由爸妈递食变成爸妈搜寻食物、雏鸟啄取。此时期递食和搜寻食物主要由雄鸟完成,雌鸟尾随,“两人”的角色完全换了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 3.1——近危(NT)。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