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鸟类>>鸣禽

藏鹀

2022-11-11 12:05:17 232

藏鹀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头顶、后颈、耳羽及颈侧均黑色;眉纹白色,自嘴基向后伸达至颈部;眼先及前颊红褐色;上背及两肩鲜红栗色,腰深灰色;后颈与上背间有一蓝灰色横带,下延至下胸;两翼除大覆羽与背同色外,其余覆羽大都暗蓝灰色,初级覆羽以及飞羽等转为黑褐色,初级飞羽的外缘渐转为与背同色;尾羽黑褐色;外侧二对,除羽基及部分外翈外,纯白色;颏、喉白色;上胸有一宽阔黑带,与颈侧的黑色相连;下胸蓝灰色,并延伸至两胁;腹白;尾下覆羽沾淡肉桂红色;翼下覆羽白色;胁羽灰或灰白色。
雄性幼鸟:上体污灰,满杂以黑褐色条纹;背、肩及内侧翼羽的羽缘均似成鸟的鲜红栗色;下体满杂以黑褐色条纹,但较上体的为细,胸及两胁已呈现成鸟的灰色。
虹膜黑褐;嘴黑色,脚皮黄色,趾稍暗,爪黑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25-29.5克;体长176-193毫米;嘴峰11-12毫米;翅85-91毫米;尾79-91毫米;跗蹠21毫米。

藏鹀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为中国特产种。分布于青藏高原青海南部扎多、曲麻莱、东南部河南县,西藏昌都地区北部澜沧江上游。
此鸟属于高山草甸、草原和灌丛鸟类,栖息于青藏高原山柳灌丛地带。喜林线以上的开阔而荒瘠的高山灌丛、矮小桧树丛、杜鹃林及裸露地面。在青海东南部及西藏东部海拔3600-4600米。北纬31°以南无记录。

藏鹀的详细介绍

藏鹀外文名Tibetan Bunting,属小型鸣禽,无亚种。

9b5a1931469726bb7de1f16bd3b60b19_九雷图片转换器.jpeg

藏鹀一般独自或成双活动,冬季结小群。见人临近隐匿起来。尽管飞行高度很低,但也不易观察到。它们在灌木丛中迅速移动,常从低枝逐渐跃向高枝,尾巴翘的很高。歌声嘹亮,尤其是雄鸟,这是一种善于鸣啭的鸣禽。也是一种领地意识非常强烈的小鸟。鸣声为短促啾啾叫似戈氏岩鹀。飞行叫声为tsip tsip,联络叫声为细而拖长的seee声。食物以昆虫为主,啄食包括鳞翅目幼虫,双翅目大蚊科,直翅目的蝗科、蟋蟀科,鞘翅目的金苍虫、步行虫,半翅目的蝽科,膜翅目的蚁类等多种小昆虫、蜘蛛类和一些水生动物。秋季还啄食少量浆果,雏鸟主要喂食蝗虫,蟋蟀,毛毛虫,主要为鳞翅目幼虫。

求偶一般开始于雄鸟通过鸣啭来炫耀,通常栖于醒目的枝头。当一只雌鸟接近时,雄鸟会追逐她。在这种求偶追逐过程中,雄鸟有可能与雌鸟纠缠在一起,雄鸟常常会飞到离地面数米高处,然后慢慢地盘旋回落到地面,在这过程中翅膀缓慢扇动但始终高于身体,同时发出鸣啭。
巢通常位于地面或低矮的灌丛中,往往为整洁、紧凑的杯形巢,由干燥的植被(一般为草)筑成,里面衬以毛发、苔藓、柔软的植物纤维、羊毛、羽毛。通常由雌鸟单独筑巢、孵卵和育雏,而雄鸟在喂雏方面会投入相当的精力──无论是雏鸟留巢期间抑或是会飞离巢阶段。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关键生态系统合作基金(CEPF)资助中国青海省果洛州,对藏鹀这种珍稀鸟种的分布和繁殖状况进行调查,实施必要的保护,从 2007年的春季到秋季,在白玉乡近600平方千米范围内,每月最多只发现藏鹀48只。调查人员仅在7月25 日找到了唯一一个藏鹀巢,掩藏于杂草中的牦牛脚印中。藏鹀在夏季选择冬季被牦牛踩出的脚印作为巢址,说明这片冬季牧场在夏季得到了良好的修养生息,没有人畜干扰。项目组推测,如果这些冬季草场被改为全年放牧草场,就可能给白玉乡藏鹀的繁殖带来巨大影响。因此,项目组与当地农场主商议在特定区域保留原有的放牧方式,即夏天不放牧。可喜的是,一名农场主同意将其冬季牧场所在地“啊木龙沟”作为藏鹀保护小区,并在沟口处竖立标示牌。

虽然藏鹀的惊鸿一瞥被相机记录下来,但距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恢复种群数量,还要做大量的工作。调查显示藏鹀的数量比想象要少得多,繁殖记录更是惊人的缺乏,即使是高密度的观察也未能获得足够的信息。有关它们如何繁殖,如何哺育幼鸟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是个谜。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被列为稀有种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700项)。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