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按类别>>哺乳动物>>啮齿目

长尾黄鼠

2022-10-27 17:23:01 315

长尾黄鼠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尾较长,等于或大于体长之半。眶间宽超过上颊齿列长。夏季体背面从颈项至尾基部为黑灰的混合色,背中部较暗。眼眶周围白色带浅黄色。头、颈、身体侧面、前后肢及足均为鲜褐黄色。唇、颏白色;喉、腹褐黄色。四肢内侧白色。尾基部上面毛色似体背面,尾端中央黑色,周围白色。冬季毛色浅淡,体侧面和体腹面变为白色。

长尾黄鼠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国内分布于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国外分布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

主要栖息于戈壁沙漠边缘的稀树草原地区、高山草甸及山谷地带的灌丛环境中。

长尾黄鼠的详细介绍

长尾黄鼠是松鼠科、黄鼠属动物。主要栖息于1700-3000m的高山地带和较为湿润的山前丘陵、林缘及河谷地带。植被类型多为山地草原、森林草原和亚高山草甸。一般选择在植被生长较好的缓坡、小溪的河谷地段作为栖息位点,在河边石砾裸露的山坡林缘以下的农田虽有栖息,但数量较少。有时在低山丘陵地带亦可见到,但在戈壁滩中很难见到。

1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长尾黄鼠是白昼活动的鼠类,其活动时间随季节的变化而有差别。4-5月份,天气寒冷,多在8:00-14:00出来活动。6月份以后,天气转暖,活动时间也随之提前,常在6:30左右开始在地面活动,中午炎热时则停止活动,待下午比较凉爽时再出洞活动,并于日落前有一个活动高峰期。9月份因气温较低,活动时间又推迟到8:00左右。风雨对其活动有一定的影响。活动时常以后足着地,身体直立观察周围的动静,有时亦伏于地面或白头上晒太阳。一遇敌害则发出一种特有的叫声,以警告同类,并迅速逃回洞中或隐避于草丛中。

2_九雷图片转换器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长尾黄鼠也有冬眠习性。于3月底至4月初开始出蛰,出蛰的顺序是先幼鼠后成鼠,而与性别无关。在出蛰期间,如遇有短期的天气骤变,并不引起出蛰的中断。于9月中旬开始至10月初全部入蛰完毕,入蛰的顺序是雌先雄后,幼鼠在最后。


长尾黄鼠洞穴一般分布在较高的地方,有时利用乱石堆的间隙为穴。和其他黄鼠一样,有居住洞和临时洞之分。居住洞洞道弯曲,内有主洞道和支洞道,在窝巢附近还有盲洞贮存粪便。有时利用旱獭的废弃洞。多数只有1个洞口,个别的有2个,洞口直径8-13cm,洞口常堆有碎土。洞道长短、洞岔多少与地形、土质等条件有关。窝巢多为1个,但偶尔亦有2个或2个以上的。窝巢呈椭圆形

(26cm×22cm×20cm),铺以松软的干草。夏季居住洞较浅,冬眠洞较深,均在冻土层以下。临时洞的洞道比较简单,无窝巢,仅供逃避敌害时使用。

3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长尾黄鼠于春季出蛰后,多取食枯干的牧草。牧草返青以后,主要取食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的绿色部分,亦吃些鞘翅目昆虫。在自然条件下,长尾黄鼠拒食一切人工投放的饵料和谷物、牧草等。在农作区,常窃食农作物,有贮食习性。


长尾黄鼠一年繁殖一次。在春季出蛰后,即开始发情交配。妊娠率为85%。妊娠期为30天左右,产仔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一般产仔7-8只,最多可达11只。哺乳期为25天左右,幼鼠于6月下旬开始大批到地面活动。当幼鼠能独立生活时,母鼠则离开繁殖巢穴另找新居,而幼鼠也于4-5天后离开母鼠洞穴,各自另找新居。幼鼠予第2年春季达到性成熟。

4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在中国天山山地长尾黄鼠种群密度较高,精河山地每公顷10-50只,赛里木湖周围每公顷8-30只,巴音布鲁克山间盆地每公顷5-20只,阿拉套山每公顷2-7只。阿尔泰山地长尾黄鼠密度远远低于天山山地,每公顷1-5只。